杜牧遊玩宣城 竟然因為范蠡而心生惆悵(圖)


登高遠望,總能引發聯想,引人惆悵。(圖片來源:Unsplash)

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

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陝西西安市)人,宰相杜佑的裔孫。大和二年(828)在東都洛陽,以第五名進士及第。又在長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校書郎,試兵曹參軍。同年,入沈傳師幕府,為團練判官,試大理評事,赴洪州、宣州。轉為牛僧孺掌書記,居揚州。大和九年(835),入朝為監察御史、史館修撰等,出為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大中四年(850)為吏部員外郎,自求為湖州刺史。

第二年秋後,拜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卒。自負經緯才略,喜論政談兵,曾為《孫子》十三篇作注,作《罪言》《原十六衛》《戰論》《守論》等,頗有見地。為人剛直,有奇節。其詩俊爽清麗,與李商隱齊名,人稱小杜,七言絕句成就最高,七律次之。甥裴延翰編(杜牧著的)《樊川文集》二十卷,今存;清代馮集梧為《樊川詩集注》,較完備。

註解

宣州:安徽宣城縣。

開元寺:東晉所建,原名永安寺,唐開元中改名,為當時名勝。開成二年(837)秋末,杜牧應宣歙觀察使崔鄲之辟赴宣州為團練判官。此詩為第二年作。

范蠡: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相傳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與西施坐船,泛五湖而去。

五湖:詩中泛指與太湖相連的許多小湖泊。

簡析

詩人杜牧寫在深秋登宣城開元寺水閣眺望的心情,既寫出了周圍山水景色的美,反映了居民的生活,同時又抒發了他的古今興亡之慨。

第1、2句,起興,昔時六朝文物衣冠興盛,今只見荒草連空,惟有天高雲淡是古今所同的。六朝時,宣城離都城建康不遠,大詩人謝眺曾為宣城太守,那時也是很興盛的地方。

第3、4句和第5、6句,寫所見景物。城東北有秀麗的敬亭山,山間鳥鳴嚶嚶,飛去飛來;閣下有宛溪流過,人民夾溪而居。這裡四時風光旖旎,有時深秋細雨紛紛,將千家萬戶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或則落日餘霞,從樓台高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

尾聯第7、8句,作者惆悵無法見到功業蓋世、功成身退的范蠡。遠望范蠡和西施泛舟的五湖,只見煙樹參差而已。

詩的語言工整流麗,似乎信手揮灑,全不著力,可見杜牧的才調非凡。古代詩評界認為:在謝脁、李白之外,這首詩可算是寫宣城最出色的詩了。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惆悵無因見范蠡,」「人歌人哭水聲中」等句,寓意深婉,慨義隱憂,使人百味之而無窮!

本文留言

作者唐蓮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