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素」不等於不吃肉?(圖)


古代的吃「素」,可與一般人認為的不吃肉不一樣。「素」有質樸的意思,素食則意指瓜果。(攝影:毛絨絨)

現在很多人都會推崇素食,因為這是一種健康的飲食模式,不過「素食」在中國古代的含義並不等於「不吃肉」。

「素」字本義是指白色、乾淨和質樸,而素食在中國古代有三兩種含義:一是指蔬食,二是指生吃各種瓜果植物。按照中國傳統的養生學,人不應該追求濃烈肥厚的飲食,「平易恬淡」才是養生的硬道理。隨著佛教傳入,南北朝有「菩薩皇帝」之稱的梁武帝,使素食成為中國大乘佛教的鮮明特色。梁武帝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位重要人物,此前的佛教徒,即便是釋迦佛祖在世的印度,也是允許修行人食用「五淨肉」的。自梁武帝以後,素食便一舉成為中國漢傳佛教的一大標誌。

而中醫學一直是主張多用清淡素食,少用肥膩厚味的。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翼方》中說:「食之不已為人作患,是故食最鮮肴務令簡少。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這裡說的「鮮肴務令簡少」,即是說一定要少吃葷食,不要因貪鮮味而傷身體,尤其是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弱,更要三思而後食之。

宋代是中國文化高度發達的時代。據《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記載,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的餐飲業中,已經有專營素菜的素食店了。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記載有一百多種食品,其中大部分為素食,包括花卉、藥物、水果和豆製品入菜等,還首次記載了當時有「假煎魚」、「勝肉夾」和「素蒸雞」等仿葷技術。

至元明清三代,素食的發展愈加繁榮,在各種文獻中,關於素菜的記載也非常豐富。據日本學者木宮泰彥的《中國交通史》記載,明末高僧隱元和尚東渡日本時,曾帶去了中國的素食烹飪製作技藝,其冠名為「淨素烹飪」,把佛教高超的精神修養落實到了日常生活之中。清末薛寶辰曾有素食專著《素食說略》,其中記述了兩百多種素食,素食者是有很多選擇的。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