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有誤?這才是真正的古代銀兩!(圖)

常看古裝劇裡百姓都使用銀兩(銀錠)作為交易貨幣,有些影視劇甚於連唐代時期都使用銀兩來交易,只能說導演要補補習了,唐宋金時期是以銀鋌作為古代的流通貨幣,銀鋌因其形狀類似豬的腎臟,地方百姓俗稱「豬腰銀」。銀兩(銀錠)是在明代才開始實行使。

中國銀錠,英文為sycee,是「細絲」的意思,細絲者,顧名思義,細小的絲紋也。一般而言,成色高的銀錠,其特徵為錠面多有水波狀的細小絲紋,故名。及後所謂細絲或紋銀者,泛指成色較高的銀錠,卻不一定有絲紋。中國鑄銀的歷史,上溯秦漢,其時稱為「白金」。但亦僅限於皇帝賞賜或庫存,並不能流通。貨幣均沿用制錢,及至唐宋,漸漸被廣泛地用於交易或繳稅。

直至明清,大額用銀,小額用錢,銀錠已等同貨幣,非常普及。

它的價值是就其重量和成色高低而定。

周行單位為兩(一兩約為卅六克),故俗稱銀兩。至於銀錠的重量,則視乎需要而定,並無準則。大至上可分為大中小錠,大錠一般是五十兩左右,中錠十兩,小錠則一兩至五兩不等。一兩以下,概稱為碎銀。舉清朝為例,最普遍是船形,即常稱之馬蹄錠或元寶。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