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齊桓公在中國歷史上能第一個稱霸?(圖)


齊桓公是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網路圖片)

齊桓公稱霸是人盡皆知的,那麼齊桓公是甚麼時候開始稱霸呢?他稱霸的時間又是什麼時候呢?為甚麼他在中國歷史上能第一個稱霸呢?

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

當時齊桓公因為積極任用管仲等人才治理國家,齊國已經算是比較強大的國家了,他覺得自己稱霸的時候已經到了,在公元前681年的時候問管仲:現在是否已經可以稱霸了?

管仲告訴他:「現在還有好幾個國家實力不比齊國差,但是他們沒能稱霸,這是因為他們的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威望不足,所以您可以藉助周天子來增加自己的威望。」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基本口號。

恰好當時宋國經過內亂,新君剛剛繼位,還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認可,所以管仲建議齊桓公可以藉助這個機會打響自己的名號,於是齊桓公就趁機面見周王,周天子眼見強大的齊國前來,就很高興地把這個召集諸侯的任務交給了齊桓公,因此齊桓公得以成為這次會議的主持者。

齊桓公召集了諸侯以後,就商量輔助周王室,但是需要先推舉一個盟主,齊桓公因為聲望較高,實力很強,就被推選成為了盟主,之後簽訂互相幫助的盟約。並且約定好一起攻打魯國、衛國等沒來參與大會的國家。

結果魯國因為距離很近,就最先被齊桓公大兵壓境,魯國不得不賠禮道歉,因此齊桓公的威勢就傳揚開來了,從這一年開始,齊桓公就逐漸走上了爭霸之路,後來在「葵丘之盟」上更是一舉奠定了天下霸主的地位。

齊桓公稱霸的原因

齊桓公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霸主,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得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那麼齊桓公為甚麼能夠稱霸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呢?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主客觀原因?

首先從客觀上來說,當時的社會環境也發展到了這種需要霸主式的諸侯誕生的局面,而且齊國具備這麼一個條件。齊國本身就是在東方的大國,盛產魚鹽,經濟實力出眾,有著稱霸的資本,雖然在之前因為齊襄公不恰當的執政,導致短時間內齊國內部的混亂,但是齊國的地理位置還是很優秀的。

而且齊桓公為人有著那種成就大業的基本素質,他能用人,會用人,當年管仲曾經和齊桓公有一箭之仇,差點就射殺了齊桓公,而齊桓公能夠不計前嫌讓他擔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可見齊桓公的胸襟氣度。

除了管仲之外,齊桓公還在管仲的引見下任用了隰朋、寧戚、王子城父、賓胥無、東郭牙等人,在這群人的幫助下,齊桓公積極實施改革,對內整頓國事,勵精圖治,增強齊國的實力,在經濟上積極的吸引外來人口增強齊國的經濟實力,在軍事上實行新的徵兵制度使得齊國軍事力量大增,對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幫助燕國擊退山戎、幫助被狄人殺掉君王的衛國,得到諸侯國和周天子的認可。就這樣齊桓公成為當時的霸主,走上了稱霸的道路。

「葵丘之盟」奠定齊桓公霸主地位

大家都知道齊桓公在春秋時期最早稱霸,那麼齊桓公稱霸有著甚麼樣的標誌呢?甚麼事件的發生確立了齊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

一般來說,現在認為「葵丘之盟」是齊桓公正式成為霸主的重要事件。當時周惠王希望廢掉自己的太子,轉而立他的愛妃生的小兒子豐子帶為太子,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齊桓公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諸侯需要拜見太子為由,召集了很多諸侯一起會盟,太子鄭當時也在那兒和諸侯們會面了。當時周惠王不能抵抗齊桓公,就偷偷的讓人勸告鄭國不要結盟,鄭國聽從了周惠王的話,就不來結盟。

齊桓公覺得鄭國這樣的舉動是對於自己威嚴的一種冒犯,於是起兵攻打鄭國,迫使鄭國也參與到輔助太子的盟約當中來。之後周惠王去世,太子鄭被扶上了王位,是為周襄王。周襄王對於齊桓公當年的幫助非常感謝,就派人送了很多禮物給他,齊桓公藉著這次機會,在宋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合諸侯,招待周襄王的使者。也藉此和諸國簽訂盟約,史稱「葵丘之盟」。

主要內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鄰國作為水坑,不准因為別國饑荒就不賣糧食,不准隨意更換太子,凡是同盟的諸侯,在訂立盟約以後,都要友好相待等等,這些內容是諸侯們達成共識之後定下的,而作為代表宣讀盟約的齊桓公也從此踏上了巔峰,成為了當世霸主。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