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資本外逃中國對央企境外投資設紅線(圖)
中國對央企境外投資設紅線禁止類項目不准投資


中國當局遏制熱錢隨意進出中國市場。(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1月24日訊】中國國資委發布新修訂的央企投資監管辦法,針對中國央企的境內外投資項目建立負面清單,劃定投資紅線,限制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內外與能源、礦業、房地產和石油業相關的行業。外媒認為,這是中國當局為防止資本外逃採取的措施。

中國《經濟參考報》1月19日報導,中國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表示,這是國資委針對中央級國有企業的境內外投資首次啟動「負面清單」監管,下一步將從「管投向、管程序、管風險、管回報」四方面,對中央企業的境內外投資進行全過程監管。

報導說,國資委對央企的境外投資的監管今後將更加嚴格。國資委的「負面清單」規定,對禁止類項目,央企一律不得投資。對特別監管類項目,央企必須上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審核把關程序。負面清單之外的投資項目,由央企按企業發展戰略規劃自主決策。

國資委35號令明確規定,中央企業境外投資必須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和國際化經營規劃,堅持聚焦主業,原則上不得在境外從事非主業投資,確需開展非主業投資的,必須和具有相關主業優勢的中央企業以合作的方式開展,通過優勢互補降低投資風險,減少無序競爭。

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就此解釋說,新辦法設定了中國央企投資行為的紅線,引入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的監管方式。各央企應該根據國資委「負面清單」的要求,按照各自企業的實際情況編製各自的「負面清單」,並上報國資委審定,內容會更加詳細。

中國官方《中國日報》英文版1月19日的報導說,該清單包括:污染嚴重的行業、易受全球商品價格波動影響的行業,如與能源、礦業、房地產和石油業相關行業。

報導說,中國央企和其它企業近年來陷入了一場在全球巨額投資和並購的瘋狂熱潮,據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海外直接投資增長了44%,達到1.13萬億元人民幣(1650億美元)這個數目超過了8132億元人民幣的國內投資。其中最大的一項並購活動是「中國化工」對瑞士種子巨頭「先正達」(Syngenta)的出價430億美元的收購。該項目目前正在等待歐盟監管機構的批准。

在美國紐約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負責人謝家葉就此表示:

「我們都知道,投資資金通常都是追隨掙錢機會的,哪裡有掙錢的可能性,投資金就流向哪裡。這些年來,中國的各種企業在海外積極投資或併購,但中國政府想確保,所有這些投資、並購活動都保持在可控的範圍之內。中國政府還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它傾向於對一切經濟活動都加以控制。」

中國《經濟參考報》的報導說,雖然中國央企在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國際一流跨國公司相比,央企國際化經營起步較晚,經驗相對不足,對國際規則的熟悉和運用不夠,對風險的識別和管控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境外投資市場競爭激烈,國別差異較大,投資監管環境不同,境外投資面臨著較大的政治、法律、社會、安全等各類風險。

法新社1月19日的有關報導說,負責監管中國102家巨型央企的國資委星期三發布通告明確說明央企不得投資、或只能在嚴密監管下才能投資的行業清單。這是中國政府為阻止資本外逃而採取的最新舉措。但中國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鼓勵國有企業在海外對高鐵、道路、電信和核電等行業進行投資。

報導說,中國企業境外投資的浪潮似乎也震驚中國,因為中國面對國內的經濟增長日趨減緩、資本外逃、人民幣貶值等問題。日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目前已達到8年來最低點。中國的對策之一是加強監管國有企業的境外投資,加緊對企業境外投資項目的篩選,同時也宣布了吸引更多外國公司到中國投資的措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