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河伯的傳奇(圖)


黃河河伯馮夷。(網路圖片)

《史記·封禪書》裡記載了漢代華州以西的名山名川:

自華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薄山。薄山者,衰山也。岳山,岐山,吳岳,鴻塚,瀆山。瀆山,蜀之汶山。水曰河,祠臨晉;沔,祠漢中;湫淵,祠朝那;江水,祠蜀。

其中「水曰河,祠臨晉。」說的是在臨晉有祠廟,祭祀的是黃河的河神。

「臨晉」在春秋戰國時期時常有名。這個地方曾經是晉國的領地,三家分晉後歸屬魏國,在黃河的西岸,魏長城的東邊,後來被秦國獲得。

化為河伯

《史記》一書中在「水曰河,祠臨晉」下的有關註解:

【索隱】韋昭云:「馮翊縣。」《地理志》:「臨晉有河水祠。」

【正義】即同州馮翊縣,本漢臨晉縣,故大荔,秦獲之更名。《括地誌》云「大河祠在同州朝邑縣南三十里。《山海經》云:‘冰夷,人面,乘兩龍也’。《太公金匱》云:‘馮修也’。《龍魚河圖》云:‘河伯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河伯,字也。華陰潼鄉堤首人水死,化為河伯’。應劭云:‘夷,馮夷,乃水仙也’。」

這裡說,河伯原名馮(píng)夷,「夫」應該看作是文言發語詞。也作「冰夷」。他是華陰潼鄉堤首那裡的人,也叫馮修,被河水淹死後化為河伯。他長著人臉,乘駕著兩條龍。是水中的神仙。

「馮夷」普通話注音féng yí,古籍注音一般為píng yí,《山海經》名「冰夷」。正反映了「馮」字聲母在各個歷史階段的讀音。

《抱樸子·釋鬼篇》裡也說他過河時淹死了,就被天帝任命為河伯管理河川。

服藥成仙

宋代的洪邁所著《容齋四筆》記載:淮南子曰:「馮夷服夷石而水仙。」後漢張衡傳注,引聖賢塚墓記曰:「馮夷者,弘農華陰潼鄉堤首裡人,服八石,得水仙,為河伯。」

夷石無從考證。但八石是古代方士、道家煉製外丹常用的八種石質原料。出自《周易參同契》:「三五既和諧,八石正綱紀。」陳顯微註:「八石,外藥也。」一般指硃砂、雄黃、雲母、空青、硫黃、戎鹽、硝石、雌黃等八種礦物。

淮南子原道訓又曰:「馮夷、大丙之御也,乘雲車,入雲蜺。」許叔重云:「皆古之得道能御陰陽者。」

蜺,古同「霓」,虹的一種。是說馮夷乘駕著雲車,進入到雲端彩虹裡去了。這都是由於古代得道的人是能夠駕馭陰陽的人。

河伯和子羽

晉代《博物誌》記載了一則關於河伯和子羽的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羽帶了一塊白璧想要過黃河,河伯很想得到這塊白璧,船渡到一半時,就派遣陽侯在去掀風作浪,又叫兩條蛟龍把子羽的船夾在中間。結果子羽左手拿著玉壁,右手舉起寶劍,搏擊蛟龍,把它們都打死了(「左摻璧,右操劍,擊蛟皆死」)。等他渡河到了對岸,子羽三次把璧玉扔給河伯,河伯三次躍出水面把玉璧歸還給他。結果子羽見狀,就毀掉了玉璧走掉了。

本文留言

作者李曉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