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父親一封別離信 解開美國兒子20年心結

 2016-09-14 04:4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6年09月14日訊】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紐約一名中國新移民父親不懂英語,與不會說中文的兒子形同陌路,近20年不曾溝通。然而,父親返回中國福州老家前,給兒子一封離別信,字裡行間充滿愧疚與懺悔;兒子讀後痛哭流涕,決心學好中文,實現父子交談的心願。這段故事日前被廣播節目「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大力播送,感動無數華人新移民家庭。

賴瑞(Larry)現年21歲,就讀紐約大學。他表示,父親來自福州長樂,1980年代移民來美時,身無分文,在外賣中餐館司職炒鍋,每日工作15小時。父親從來不教他說中文,認為小孩子聽父母交談自然能說雙語,然而,賴瑞一句中文也不會,加上父親完全不會講英文,全是靠英語流利的母親負責與兒子溝通,父子倆的對話僅限於「吃飽沒」、「身體好不好」等,沒有任何交流。

「我沒法與爸爸有視線接觸,太尷尬了,就像在地鐵上陌生人互視,馬上移開目光。」賴瑞八歲時,弟弟出生,這次父母知道孩子必須從小學中文,把弟弟送至曼哈坦華埠的中文學校,這讓賴瑞很不是滋味,尤其當弟弟用中文與父親有說有笑時,他更是怒火中燒,「我覺得自己不是這家庭的一份子,我好像只是個失敗品,爸爸根本就不關心我」。

父子間如同冰山的關係在賴瑞14歲那年出現變化。父親在老家的家族經營建築公司生意蓬勃發展,考慮到返鄉能賺更多錢養家,掙紮了許久決定回中國。在臨別前,父親決定用中文寫一封信給長子,再由親戚翻譯為英文,述說他的擔憂,包括害怕孩子缺乏父愛、能否學會待人接物、未來該如何在社會生存等。文末,父親坦承對賴瑞充滿虧欠,並寫下「我愛你」,冀望他肩負照顧家人的重任。

「第一次讀完信,我止不住淚水,這是第一次聽到爸爸的心聲。」賴瑞深感愧疚,多年來對父親不理不睬,竟沒想到他如此深愛自己,因此許了個願,「總有一天我要用中文跟爸爸說話」。時光飛逝,三年前賴瑞申請上紐約大學,第一學期即選修中文,經過苦讀,終於能用濃厚口音說出簡單中文。為了顯示決心,他聯繫上WBEZ製作的廣播節目「美國生活」,在製作人蓋維兒(Bianca Giaever)協助、以及中文翻譯人員指導用詞與發音後,賴瑞打給在中國的父親,以中文念出相隔五年的回信。

「親愛的爸爸」,賴瑞表示,回憶起兒時,就會想到母親做的豉油雞,親人在餐桌上扯開嗓門,說著吵雜的福州話,以及父親坐在角落安靜地讀書;母親有時會說,去陪爸爸,但他認為毫無意義,因為自己不會講中文,最後都是獨自回房。五年前的臨別信,他讀了上百回,感覺父親第一次跟他說話,感受愛子心切。而過去近20年徹底誤解父親,深感抱歉,現在有好多問題想問父親,希望瞭解他的人生,也盼望父子能用中文交談,「爸,我愛你」。

遠在中國的父親,在電話中傳出啜泣聲,緩緩說出,「謝謝你」。父親坦言,這彷彿是第一次聽到賴瑞跟他說話,感動到無法言語。兒子的信讓他想起,自己童年受父母漠視,完全能理解賴瑞的感受;同時無比內疚,自己不是個好爸爸與好丈夫,希望兒子未來建立幸福的家庭,不要經歷與他相同的痛苦。

此後,父子倆關係解凍,經常用微信聯絡。去年賴瑞到上海遊學,中文愈來愈流利,並且到福州參觀父親老家,父子倆人促膝長談,終享天倫之樂。賴瑞表示,自從廣播節目播出後,製作單位得到眾多反響,發現親子語言隔閡在新移民家庭極為普遍。「跨出第一步最困難,我感謝爸爸鼓起勇氣寫這封信,否則我們可能永遠不會交談。」他呼籲有類似經驗的華裔第二代,無論是找親朋好友翻譯,或是向社區機構求援,一定要嘗試與父母溝通,最終將發現,「原來父母多麼關心我們」。

責任編輯: 簡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