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幹啥都不賺錢的時代(圖)
中國進入幹啥都不賺錢的時代(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9月02日訊】有一個數據非常重要,它堪稱「讓高層最為憂慮」,這就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在今年1到2月,以及1到3月兩個點上,民間投資增速不斷下滑,但全國投資增速不降反增。這意味著,在第一季度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的投資增加迅速,填補了民間投資的下滑,還略有富裕。到了4月份,由於央行貨幣政策轉向,國企和地方政府投資也扛不住了,所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開始掉頭向下。
讓高層憂慮的是「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突然失速,連民營經濟都不好了,光靠政府和國企來救市,能扛得住嗎?
對於民間投資增幅回落較大的原因,主要有5方面所致:
經濟下行,經營風險加大導致民間資本「不敢投」。
利潤減少,投資回報率下降導致民間資本「不願投」。
壟斷行業太多,行業准入限制導致民間資本「不能投」。
是融資渠道不夠暢通導致民間資本「沒有能力投」。
行政干預導致政府把資金都輸送給了國企。
多地經濟告急!賺錢效應消失了嗎?
為什麼民間投資下滑,這是個可怕的問題,因為民間投資是趨利的,民間投資興旺一定是有強烈的賺錢效應,而現在出問題了,也一定是賺錢效應消失。
先看看下面這些例子吧。
2015年開始,大量的資產泡沫吸走了太多的錢,讓正經的產業干不下去了,工廠企業大面積倒閉。
例如富士康,在工廠上班的工人,基本都是靠加班費賺錢的,基本工資很低。但從去年開始,這個長年加班的血汗工廠,竟然放大假。雙班改單班,一到節假日就延長假期。工人收入大幅下降,他們家自然生活水平也是大不如前。
還有一個小企業主,之前生產的是化工,每年都有上千萬的利潤,但去年開始鋼廠被關閉,煤炭賣不出去,化工產品也滯銷,大量庫存積壓吃掉絕大多數利潤,目前靠裁員才勉強持平。若無改觀,真的只能關閉工廠,回家賣紅薯了!
還有做紡織的企業,由於生產無法連續,很多訂單都跑了。弄得老闆把百萬豪車都賣了週轉,他不止一次跟我提過,太難了!準備退休。
從2011年開始,私企感覺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在2012年,私企開始覺得越來越艱難,減產停工的跡象開始出現;進入2013年,絕大多數私企已經在勉強支撐,只是希望「奇蹟出現」。進入2014年,私企在多方面的壓力下,幾乎全面陷入困境。
民間投資大幅下降?我們該如何賺錢,三個真相要注意!
真相一:民營經濟缺錢,央行放的水,全都流向了房地產
3月新增信貸超1.2萬億,如此,今年一季度新增信貸4.61萬億。特別是09年四萬億後,上升斜率陡然加快。
要知道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處於一個補庫存的週期之中,本來應該是各行業加緊出清後的生產投資,但卻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自打今年一季度以來,房地產再次起飛之後,大量資金被吸乾,而民營經濟不但沒有得到資金的支持反而日漸萎縮,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暴跌。
現在整個私營環境都這個卵樣了,都在倒閉裁員,早就是路人皆知。現在看來看去就只有房地產賺錢了,人又不是傻,當然往房地產整個行當擠烏龜啦。
然而,進了房地產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
富人套現移民韭菜為國接盤
一個名叫周天宇(Tian Yu Zhou)的中國學生,以3110萬加幣(約1.5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溫哥華今年最貴的一幢豪宅。周天宇拿出約2200萬加元(約1.1億元人民幣)支付首付,對該房產擁有99%的業權。
同時,這名學生從CIBC(加拿大帝國銀行)辦理990萬加元(約4997萬人民幣)的按揭貸款,每兩週的按揭供款為17080加元(約86218元人民幣)。這意味著每個月僅僅按揭供款就要3.5萬加元(約17.7萬元人民幣)
對此,朋友圈裡海外基金合夥人的評論直言不諱:
中國熊孩子1.5億購買溫哥華豪宅一事說明瞭六個事:
有錢人孩子都出國讀,不會搶國內教育指標
有錢人現金管理到位,一般1/3以上配置海外,還必須是民主國家
人民幣不貶值到一定程度這些錢不會回來
中國富人很幸福,過去三十年一直很幸福,還會繼續幸福
窮人還在網路上聲討和傳謠,富人正在準備進一步海外配置
以上皆醜陋現實
A股的結局我們歷歷在目:財富在高位完成了一次再分配,聰明人急流勇退,高位套現;韭菜們前仆後繼,為國接盤。如今同樣的劇情可能正在樓市上演。房價瘋漲背後,房子只是在不同人之間轉手罷了,有人套現移民,有人高位買套。最後,窮人想賺錢變得更加困難。
真相二:先不說民營企業無錢可投資,即使有錢投資,壁壘眾多,資金都不知該投向何方?
中國投資存在兩級分化:一方面,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服務業存在廣泛管制,「玻璃門」「彈簧門」普遍存在,民間企業缺少投資領域。
中國不缺需求,而缺有效供給。中國一些行業和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
據測算,2014年中國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一些有大量購買力支撐的消費需求在國內得不到有效供給,中國的富人將大把鈔票花費在出境購物、「海淘」購物上,購買的商品已從珠寶首飾、名包名表、名牌服飾、化妝品等奢侈品向電飯煲、馬桶蓋、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
這種情況發生在中國很多實體企業正在生存線上垂死掙扎,而中國人卻不斷對外消費,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同時很多壟斷行業並沒有對民營企業開放,一些產能過剩的國企牢牢把控主導地位,也導致民營資本投資意願不足,也不知道投資什麼才能安穩地賺錢。
真相三:地方政府不待見民營企業,把資金都輸送給了國企
地方政府是需要政績的,而且很多國企都是地方的稅收大戶,當地許多居民好幾代人都在國企中就業,可謂根深葉茂。如果不扶持好這些國企,不僅財政收入受影響,當地就業也會受波及。
所以對地方政府而言,最好的經濟穩增長辦法就是上項目,搞基礎建設,而投資主體肯定是政府和國企。而民間投資的下滑就不可避免了。
甚至有些民營企業在當地受到過不公平待遇,每當有央企國企負責人前來投資、合作,當地會大力宣傳,但民營企業來談合作,有些地方負責人見一下民營企業家還躲躲閃閃的。
這種情況下,民營企業想賺錢就變得愈發艱難了。
結語: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很焦慮,這個不會因為階層的不同而不同,富人也有憂慮,人民幣貶值,影響最大的是他們,越多的財富聚集,那麼縮水的損失越大。
可是他們比普通百姓好過得多,可以輕鬆地把資產轉移海外,離開,逍遙。同時,階層上升通道愈加狹窄地今天,富人一直是富人,在食物鏈的最頂端,而在底層的人,除了被迫接受,他們別無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