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他用一棟樓收藏了半個故宮的書畫(圖)

作者:白露  2016-08-13 00: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項元汴畫像。(網路圖片)

項元汴(1525∼1590),字子京,號墨林,別號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嚴居士等,浙江嘉興人。明國子生,為項忠後裔,為明代著名收藏家、鑑賞家。所藏書法、名畫以及鼎彞玉石,甲於海內。工繪畫兼擅書法。因其一古琴上有「天籟」兩字,故將其儲藏之所取名「天籟閣」。刊有《天籟閣帖》,著有《墨林山人詩集》等。

關於項元汴的傳說

這是個被譽為明清以來八大鑑賞家之首的男人,有人說,他撐起了半部中國的美術史和書法;他的書畫收藏總量大概是故宮博物院的一半,世界上諸多博物館的中國書畫類的鎮館之寶來自於他。

他和諸多當時有名的匠人關係都不錯,並讓他們製作了,几榻架櫃奩盒各種器具並在其上都刻上銘識,精巧得像秦漢之物;再比如說,他和乾隆這個同樣愛收藏的大收藏家有一個相同的愛好——愛蓋章,聽說是檢閱一遍就蓋一次章。這個愛好非常受後人詬病,一是有礙觀瞻,一幅畫裡那麼多章總是不好看;二是藝術史學家們感嘆,你有那麼多時間蓋章,怎麼沒空去梳理下自己的藏品,用點心就是後人拼盡一生心力才能整理出來的藝術通史,對他可謂是又愛又恨。

時人眼中的「天籟閣

戲曲家兼收藏愛好者何良俊,與嘉興項家是世交,1555年冬天,項元汴的父親項銓八十大壽時,供職南京翰林院的他曾應邀赴項家賀壽。他將這一天的所見所聞鄭重地寫在了《四友齋叢說》裡。那一天,他在主人的帶領下,走向天籟閣。

如果說壽宴的奢華只是讓何良俊感嘆不已的話,那麼天籟閣讓何良俊完全失去了言語的能力。這個空間裡,時間彷彿是被封印的存在,過去各個歷史時期的古物共同沉寂於時光之流中。這裡陳列著商周的彞鼎、漢代的玉器、唐宋的巨跡、宋元的名畫、永樂朝的漆器、宣德朝的香爐,還有數之不盡的大小瓷器、古籍、古硯、佛像與各類珍玩。整個世界的寶物彷彿都齊聚到了這小小的一方宇宙中。

然而當時的何良俊不知道,他所看到還遠遠只是閣樓裡的冰山一角。這裡還有在後世能讓無數藝術史學家為之讚嘆的米芾的畫作、宋徽宗的工筆,同時也能讓無數博物館為之瘋狂的大家書帖。

這就是天籟閣,讓後世為之讚嘆並且無限惋惜的天籟閣。

同時代的文人、畫家、古董商人、文物掮客——包括日後的李日華和董其昌——只要曾經出入天籟閣的,無不對項氏家族巨大的家產表示歆羨。時代的風氣使他們普遍認為真正代表一個人地位和品味的不是金錢的堆砌,而是法書、名畫、文玩、奇石和花卉蟲魚這些與日常生活無甚關聯的雅物,即判定一個人是不是社會精英是由這些雅物的多少、品級來區分的。

項元汴收藏的數量、質量

項元汴藝術品收藏的數量在當時可謂首屈一指。以他最著名的書畫收藏為例,民國年間,歷史學家陳寅恪的弟子翁同文根據千字編號推測出了項元汴的書畫的收藏總量——2190件。這個數字代表了什麼?也許對比下匯聚了數百年積累,以及舉國之力做收藏的故宮博物院會直觀很多。根據《故宮書畫錄》,故宮博物院的書畫收藏為四千六百餘件,項元汴個人的收藏,就將近故宮的一半,更不用提其收藏質量之高。

其「所藏古器物圖書,甲於江南,客至相與品鷺鑒足,窮日忘倦。」在明朝一代私家收藏中堪稱巨擘。曾有人將項氏與同時代的文壇巨匠、藏書家王世貞相比:王氏小酉館藏書三萬冊,其爾雅樓所藏宋版書更是名聞天下。但時人以為「不及墨林遠矣」。項元汴收藏之豐,亦由此可見。

雖然項的「天籟閣」藏品豐富,卻也不是兼收並蓄,盲目收集。其畢生所收藏,多為世間精品。曾收藏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據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大令洛神賦真跡,元時猶在趙子昂家,今雖宋榻不復見矣。今日見此四行亦唐摹冷金舊跡,在李項氏」。

項元汴一生收藏過王羲之、孫過庭、褚遂良、懷素、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等書法名帖,顧愷之、王維、韓滉、巨然、李公麟、馬遠、梁楷、宋徽宗、趙孟堅、趙孟頫、王蒙、吳鎮、倪讚、黃公望、文徵明、仇英、瀋周等的繪畫精品。

項元汴緣何成為中國史無前例的民間收藏大家

家族財力雄厚

嘉興項家到底有多少資產?與項元汴生活於同一時代的王世貞作過一個大概的估算,他說,專擅嘉靖朝國政二十年之久的前首輔大人嚴嵩的兒子嚴世蕃,曾經與人縱論財富,搞出了個富人榜,他曾親與耳聞。在這份富人榜中,居首等的十七家,身份有宗室、勛戚、官員、土司、太監,也有如山西三姓,徽州二姓,無錫鄒望、安國,嘉興項氏這樣的商賈之家,都富可敵國,最少的資產也在五十萬以上,這其中……嘉興項氏將百萬。嚴世蕃還特意拿嘉興項家與吳興董尚書家作過比較,說項家的金銀古玩遠勝董家,但田宅、典庫等不動產不如董家。

父兄寵愛

比起兩個兄長,項元汴從父親那裡接受了更多遺產,或許是父親項銓偏心,或許是兩位兄長出於對幼弟的關愛,他們都自願讓小弟多佔一份,這一令人稱道的行為,在地方府志上被稱為「讓財於季」——季,也就是他們家的老三。尤其是大哥項元淇,更是處處都讓著、護著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項篤壽和項元汴。從他的豁達和慈悲心腸來看,可能更多繼承了乃父的品質。地方遭了災,他總是第一個出來施粥賑災,朋友去世了,他就出資撫養其幼孤。據說項銓病重不起的那年冬天,項元淇正在北京,聞聽消息星夜往老家趕,他到家時,項銓已下葬,項元淇大哭著跑到墓地,在墓園邊搭建了一間草廬為父親守靈,至於父親留給他多少遺產他一言都不問起。

身處龐大的收藏網路中心

可以說,項元汴自身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收藏網路。他與諸多文人、縉紳、官員、公候甚至宦官都交好。拿文人來說,他和文徵明是忘年交,文徵明的兩個兒子是他的收藏顧問,仇英曾經是他的門客,董其昌是他孫子的家庭教師,李日華終其一生保持著對他的崇拜。項元汴穿梭這些人間評鑒真偽、翰墨往來,織起一張龐大的藝術品收藏網路。

後記

清順治二年(1645)閏六月,清兵攻破嘉興府城,其藏品被千夫長汪六水所劫掠,散失殆盡。後有些藏品歸於皇宮,現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其他博物館。朱彞尊曾說:「天籟閣乙酉以後,書畫未燼者,盡散人間。」

項元汴的收藏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扇觀察當時社會的窗口,更為重要的是他為以書畫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延續了文脈,使文化以物質的形式得以傳承。此外,他個人的著述也為後來的字畫鑑賞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

来源:晒寶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