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美國大學迎接30萬中國學生 邊數錢邊撓頭(圖)

 2016-07-14 00:1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美國教育協會報告顯示,2014年在美的中國留學生超過27萬人,佔31%。(網路圖片)

走在現在的美國大學校園,到處都會看到亞洲面孔,聽到中國話。自2003年開始,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接受美國優秀的高等教育,同時為美國大學帶去不同的文化視角和源源不斷的資金。雖然這是很多人都稱讚的雙贏的局面,然而,大批中國學生的湧入也給教授教學方式、學生融入和美國本土學生機會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美國的學校和決策者該如何獲取平衡? 「我們統計系裡一個班幾乎都是中國學生,連老師都是中國人。」一名喬治華盛頓大學統計系的同學對美國之音記者說。

中國學生面孔出現在美國校園再也不是新鮮事了。在1980年代,美國的一個教室裡或許只有一兩個中國學生,而現在走在美國校園裡,到處都能聽到中國話。

根據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統計,2014到2015年度,美國共有近975,000名國際學生,其中中國學生佔31%,領先居第二位的印度17個百分點。國際學生每年給美國帶來300億美元的收入,而中國學生約佔1/3,這就意味著中國留學生每年給美國帶來近100億美元的收入。

貿易順差:人民幣力挺美國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協會副總裁佩吉‧布盧門撒爾(Peggy Blumenthal) 說,中國國內好大學的教育質量也很高,但只能容納很小的一部分學生。從2007年開始,赴美留學的本科生人數直線上升。

她說:「中國的一些好學校已經開始採納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以及其它不同類型的學習。但是在很多其它地方,中國大學生沒有機會接受博雅教育,所以他們選擇來美國上大學。」

國際學生聚集在美國名校最多的幾個州:加州、紐約州、德州、麻塞諸塞州等等。根據國際教育協會去年的統計,紐約大學是接受外國學生最多的大學,而外國學生趨於學習工商管理和數學科學等領域。

布盧門撒爾說,中國學生給財政吃緊的美國大學帶來的好處首先就是他們繳納的學費。

她說:「中國學生當然會帶來財務上的益處。美國公立大學得到的州內支持越來越少,很多公立大學原來能從州政府得到50%的經費,現在這個數字是10%或者2%。所以他們需要付全額學款的學生。幾乎所有在上本科的國際學生都是自負全額學費,或者由他們的家長自負學費。」

以國際學生人數眾多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為例,加州州內居民的學費為$12,816美元一學年;而州外居民和國際學生要負擔的學費是每學期$39,498美元。利用這些收入,公立大學能夠保證師資資源與教育資源的充足。

扎堆抱團 中國學生融入難

中國學生多了,扎堆抱團也就成了美國大學頭疼的一個問題。

當被問及是否能與美國同學打成一片時,曾在布朗大學學習公共政策的閻貝貝這樣說:「我覺得真的沒有打成一片。我覺得小圈子還是挺嚴重的,而且中國學生也會自己有自己的分化,有的人打算一畢業就回國,他們在美國的圈子也是一畢業就打算回國的中國學生。他們不太關心融入美國人的圈子,也不關心教授對他們怎麼看。」

對於她自己來說,她一開始就打算畢業之後要在美國找工作,所以她也做了很多努力去融入美國人的圈子。但是她認為,文化背景不同,大部分她與美國同學還是只有表面交情。她所在的公共政策班上有30名同學,中國學生比列為20%。

而在另一些科系,比如統計系或者會計系之類,中國學生比例達到了80%。剛從喬治‧華盛頓大學畢業的杜世宏說,這些科系的教課老師都是中國人。

「因為他們也沒有辦法選擇周圍的同學是不是中國人,可能對於他們而言,如果可以跟中國學生在一起,還是願意和中國學生在一起玩。」

國際教育協會表示,這也成為了很多外國大學頭疼的問題。

布盧門撒爾說:「學校裡的中國學生越多,他們就越可能聚在一起而無法很快融入所在學校的社群。我認為,很多大學已經開始擔心,與其它國家的國際學生相比,他們學校的中國學生人數太多了。」

國際教育協會表示,希望美國大學推出特別幫助中國學生融入當地學校社群的項目。

很多學校早就有一些互助的項目,比如美國學生幫助中國學生修改文章,或者是一對一的語言互助。然而隨著中國學生人數直線上升,很多學校還沒有具體的項目來幫助中國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記者為此聯繫了紐約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國際學生服務部,詢問這兩所大學是否有特別幫助中國學生的項目。但到截稿為止,兩所大學均沒有給出正面回應。

學生組成改變 教授面臨挑戰

中國學生人數的增長也給美國的教授們帶來了挑戰。紐約大學中國史教授麗貝卡·卡爾(Rebacca Karl)通過電子郵件對記者表示,「很多中國學生來到美國之後仍然選擇與中國相關的課程,但是他們沒有做好接受博雅教育的準備,不懂得什麼是批判性閱讀和分析,並且學術英語水平不高。」

而在另一方面,中國學生也不滿意一些外國教授對他們的態度。公共政策專業的閻貝貝就談到了這樣的經歷。

她說:「他們對中國學生的態度也並不是不耐煩,他們就是簡單地無視而已。他知道你有問題,他知道你課跟不上,他知道你的論文寫不好,他也不會給你評論或者幫你改,他就只是會給你一個B-,不給你好的成績,但是也不會在你身上多花精力和時間。然後課堂討論上如果你不積極他也不會叫你,我覺得這種現象還是挺普遍。」

布盧門撒爾認為,這是很多美國教授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也是中國學生需要主動去適應改變的一個現象。

她說:「這對教授來說也是挑戰,他們需要加強自己的技能。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很久的教授可能必須要接受新的現實:有學生的母語不是英語,他們的學術文化並不是要在課堂上交流。教授們必須更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接觸各個背景的學生。」

布盧門撒爾特別提到,美國國務院就專門為中國學生設立了一個網站,用中英文免費提供美國高等教育的信息及申請方式。

卡爾教授表示,希望學校對國際學生從學術、批判性思維和其它人文學科技巧方面得到額外的強制性輔導,至少貫穿第一年的學習。她也表示,希望中國學生 培養提出問題和批判思維的能力,並且不要只選與中國相關的課程,多與其他同學交流。她說:「如果中國學生,能同他們的非洲裔、拉丁裔、阿拉伯裔美國同學和 其他同學一道加入討論,那將會是很好的事。目前為止,很少有人這麼做。」

與世界競爭 美國學生挑戰多多

「美國教育」 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教育,仍然是很多僱主眼中的香餑餑。紐約大學招生辦主任肖恩·阿博特對美國之音說,即將入學的2016年級將有22%的國際學生,其中中國學生比例最大。相比之下,記者從學校網站上查到的數據顯示,非洲裔美國學生的入學率為5.9%,而拉美裔美國學生為大約14%。

有美國媒體和民眾對學校招收大量外國學生表示抗議,他們認為這是學校的斂財手段,而傷害了美國本土學生入學的機會。有些人質疑尤其是州立大學大量招收外國學生,是否意味著納稅人的稅金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對此,紐約大學招生辦主任阿博特表示:「如果校園中沒有國際學生所帶來的多元化,紐約大學會變得無趣的多了。」

國際教育協會的布盧門撒爾則說,美國大學的容量還綽綽有餘。

她說:「對於那些沒有進入首選大學的美國學生,我只能說美國有四千所大學。他們可能無法進入第一志願的大學,可能要進入第二志願或是第三志願。但是我們的大學選擇非常多,雖然有一些可能不那麼出名,但是你可能在一千所學校都能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所以我並不只因為他們沒有進入第一志願而為他們感到過於惋惜,因為世界是一個全球市場了。」

會不會為錢影響學術自由?

還有批評人士說,當中國成為重要財源時,美國大學的學術自由可能會受影響,比如,學校可能不再就北京不喜歡的敏感議題召開研討會,不再邀請北京不喜歡的人來做講座,等等。

共和黨籍國會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2014年曾就中國影響是否侵蝕美國學術自由舉行過聽證會。「美國的高等教育可以出賣嗎?……到底是這些美國大學在改變中國,還是中國在改變這些美國大學?」他問道。

不過,布盧門撒爾說,她不認為這方面會發生問題,美國的校園會永遠保持言論自由。

觀察人士說,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總體上看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美國大學給中國學生帶來了思維上的變化,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開闊眼界。中國學生也給美國的課堂帶去了不同的視角還有足足的經費。然而挑戰也不少:如何平衡國際學生與本國學生的比例,如何讓國際學生更好地融入本土學生群體,以及教授們怎樣應對更多國際學生進入課堂帶來的挑戰,都是今後美國大學和決策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