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方中止有爭議的「玉碎」指令(圖)


以色列前任參謀總長甘茨中將主持演習營救被俘者(圖源 以色列國防軍)

【看中國2016年06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華德編譯)以色列軍方已經取消了有爭議的「漢尼拔指令」,該政策要求軍隊防止戰友被俘,即使導致誤殺戰友也在所不惜。

「漢尼拔指令」制定於1980年代,長期以來一直是以色列標誌性的作戰條令之一,但已招致人權團體的嚴厲批評,並在以色列社會觸發了倫理爭議。

這項指令旨在制止黎巴嫩、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利用俘虜作為討價還價的人質,當部隊中有士兵被俘時必須開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批評者爭論說,此一模糊政策被士兵解釋為隨意開槍和大量平民傷亡的一個理由。

以色列軍方消息證實,國防軍參謀總長艾森考特(Gadi Eisenkot)少將已撤銷了「漢尼拔指令」,他認同該條令給予地面部隊過份的解釋空間。目前替代性政策尚未出爐,但將根據指揮官、律師、倫理學家的意見予以制定。

許多人相信「漢尼拔指令」取名於古代迦太基統帥、著名軍事家漢尼拔·巴卡,漢尼拔因拒絕成為羅馬帝國的俘虜而服毒自盡。

以色列採用徵兵制,當有士兵被恐怖組織真主黨或哈馬斯俘虜時,他們即刻家喻戶曉,政府則面臨巨大的公眾壓力要求確保其安全獲釋。典型例子是在2006年,士官長夏利特(Gilad Shalit)被哈馬斯俘虜後關押了5年,最終以色列同意釋放1,000多名巴勒斯坦罪犯,換取夏利特的自由。


夏利特獲釋後向總理內塔尼亞胡敬禮(圖源 以色列國防軍)

夏利特事件後,「漢尼拔指令」再次成為焦點。軍方高層意識到,倘若當時授權地面部隊採取更迅速的行動,他們可能已經射殺了夏利特以及綁架者,避免以色列陷於全國性的創傷。

2014年加沙戰爭期間的最後數日,「漢尼拔指令」經複審後再次啟用。當時以色列軍官戈爾丁(Hadar Goldin)少尉負傷被俘,哈馬斯恐怖暴徒將他拖入一隧道。作為回應,以軍大規模轟炸加沙地帶的拉法地區,用坦克、火炮、空襲發起攻擊後的數小時內,擊斃150多人,使哈馬斯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沒有找到戈爾丁少尉。

以色列國防軍解釋說,突擊行動是出於防止戈爾丁像夏利特那樣被綁架為談判人質。事後的採訪中,有軍官告訴媒體,他們感覺「漢尼拔指令」證明死亡人數是合理的,「在諸如此類的事件中,你竭盡所能避免國家再次陷入夏利特旋風」。

戈爾丁少尉看來已死於同哈馬斯槍戰後的傷勢,而非由於己方的轟炸,但他的遺體從未發現。為了尋回他的骨骸,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直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