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你這樣做可能把孩子推向危險邊緣(圖)
孩子用自己的每一個器官去感知和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網路圖片)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從降臨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對周圍的世界感到好奇,在他們內心深處對周圍世界有著一種追求和探索的願望,他用自己的每一個器官去感知和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
剛出生的嬰兒,會用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用小手去觸摸身邊的東西,用小嘴去吮吸品嚐食物的味道,用耳朵去傾聽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
大一點了,孩子就會想要擺脫各種束縛和依賴,做更多的獨立探索。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會對很多危險的事物感興趣,他會想要摸摸電插座,想要戳戳鋒利的刀子,想要從高高的台階上往下蹦。
此時,大多數的父母傾向於豎起一個高高的「不」的屏障,將孩子包裹在其中。「不可以」「不行」「別……」這些話脫口而出的時候,你可曾意識到,這無益於孩子安全意識的建立,甚至把孩子推向危險的邊緣。
允許孩子在嘗試中探索安全的界限
我們判斷一個行為是否安全時,是基於我們過往的經驗,這包括我們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同樣的,孩子安全意識的建立主要基於自己的嘗試和父母的警告。
但孩子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對認識事物也是直觀的,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所以,父母的警告常常成為耳邊風,就像他只有摔了跤,才知道下次走路、跑步的時候要小心;只有劃破手,才會瞭解剪刀真的會讓人流血;只有親自嚐一嚐,才知道這個東西真的不能吃。
記得我小時候,對家裡的熱水瓶充滿好奇。儘管媽媽好幾次警告我危險,不許碰,我根本沒當回事,趁著媽媽看不見總還是想近距離接觸下。我記得,後來媽媽拿著我的手,放在在熱水瓶口上,雖然只有一秒鐘的時間吧,我再也不想玩熱水瓶了。這就是直接經驗的力量!
孩子在每一次嘗試中,學習經驗、強化自信,在這個過程中他是十分快樂的。如果你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總是對孩子說:
「算了,多危險,不要做了。」
「小心點,你會傷害自己的!」
「你不能做這個,太危險了!」
這樣,孩子想要探索一下的那種微弱的自信心一下子就會被父母的呵斥趕跑了,而他們自己獲得經驗、積累自信的能力也被破壞了。
孩子探索行為得到父母及時和正面響應越多,寶寶對自身和環境的認知越積極。相反,探索行為得到父母負面響應越多,寶寶對自身和環境的認知則趨向負面,並對此感到不解和困惑。
父母與其事事對孩子加以限制、過分保護,不如創造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適當看護、引導,積極鼓勵寶寶每一次的探索活動,讓他們自己獲得經驗,積累能力。
用適合孩子的方式教會他們保護自己
說到這裡,很多媽媽心中一定會想:「那我也不能放任孩子去探索啊?真出了事,怎麼辦!」
首先,你需要收好那些極端危險的物品,這些物品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傷害,所以它們不應該出現在孩子可觸及的範圍內。要避免孩子接觸到電、火源,避免可能會發生的溺水,這個責任應該由大人承擔,而不是孩子。
其次,對於那些突如其來的傷害,尤其是人為的,在平時增強孩子的防衛意識是父母們的必修課。教會孩子大叫、求救、跑掉、躲避,而不是讓孩子盲目反抗,是適合孩子的安全教育方式,也是符合孩子年齡和身心發展的教育。
但是,父母們平時那些枯燥的說教往往會成為孩子無法理解的條條框框。就像之前說的,孩子的經驗獲得以直接經驗為基礎,所以讓父母的說教轉變成孩子的直接經驗就變得十分重要。
媽媽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的遊戲、童話故事,用擬人的方式來「表演」這些知識。
例如,讓孩子知道溺水是很危險的:媽媽可以準備兩塊積木,一塊綁上泡沫,一塊不綁。然後將兩塊積木都扔到水裡去。讓孩子去觀察一塊積木沉底了,一塊積木漂在水面上。
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我們就像這些積木一樣,如果沒有防護措施,我們也會沉到水底。所以,保護措施很重要,小的時候也必須在父母的看護下游泳、戲水。
媽媽還可以利用故事、繪本等來引導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演繹故事內容,討論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讓孩子參與到互動中來,在互動中體驗到成功快樂感、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將父母的經驗內化成孩子自己的經驗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