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太原鄉一巨石上刻著千百年來無人能破解的古怪文字。(網路圖片)
石刻上的「天書」誰能讀懂?(網路圖片)
重慶彭水縣太原鄉花園村9組的一座山上,海拔1000多米的地方,有塊神秘的石頭,當地人稱張飛岍石刻,千百年來,沒人能看懂那塊巨石上刻的是啥東西,它們是文字,還是符號?有人說是遠古少數民族的文字,有人說是張飛用手指刻上去的,還有人說其中隱含了一幅藏寶圖。種種猜測給這塊巨石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神秘石刻 不是甲骨文也非道符
千百年來,張飛岍石刻早已成為附近村民,甚至彭水縣以外的人供奉的對象。逢年過節,或誰家有人生病了,誰家有人出遠門,誰家有紅白喜事,人們都要來燒燒香燭紙錢祈福。
這是塊堅硬的棱骨石,重約八九噸,座落在山樑上。巨石一面很平整,有6道人工打磨出來的深約半厘米、寬約20厘米、長約一米的凹槽,文字(符號)就一行一行地刻在凹槽中,當地村民稱為「天書」。巨石有明顯斷裂痕跡,有些文字(符號)在斷裂部位顯得殘缺不全。石刻旁的地上,有很多紙燭燃燼的痕跡。
1998年版《彭水縣誌》這樣描述:「符號為陰刻,呈枝狀、爪狀、蚯蚓狀,無環形、方形、三角形,個別略似像形狀,不似甲骨文、鐘鼎文,亦不似道家符咒。」
在該巨石下方約30米遠的溪流邊,還有一塊疑似巨石殘部的棱骨石。這塊石頭約小一些,其中一面也隱約呈現出幾道凹槽,但因溪邊風化嚴重,已看不清所刻內容。
兩塊石頭都躺在莊稼地裡,周圍無類似石頭,而在上方山峰頂部卻有很多巨石。當地村民認為,這兩塊石頭就是從山頂滾下摔斷形成的,他們也上山去找了很多次,卻沒能發現其他刻有「天書」的石頭。
天書猜想 遠古民族文字?
刻在石頭上的「天書」究竟是什麼意思?沒人知道,當地政府將石刻拓片送到各全國各地專家手中辨認,卻無人能道出個所以然。
現存於彭水縣文管所的《四川省文物檔案》復件稱,張飛岍石刻「據考證乃秦代以前所刻,據專家考證,既非甲金文,亦非大小篆,音義也不辨識。」
湖南工業大學一教授推測,這是古代彞族的一種文字。但有專家認為,石刻與居住在彭水的古老民族板楯蠻有關。板楯蠻曾經是居住在彭水地區的古老民族之一,和石刻一山之隔的山溝就是1000多年前板楯蠻聚居的地方,他們英勇善戰,近可用板楯攻守,遠可用連發機弩殺敵,現在彭水的彭姓有的就是其後裔。但歷史上尚未發現板楯蠻有文字。
還有文化研究者認為可能是蚩尤部隊的文字,因為彭水是苗族聚居的地方,而蚩尤正是苗族的祖先。在距張飛岍不遠的地方,曾發現一個銅礦,出土了很多漢代的青銅器,傳說蚩尤部落曾在這裡練兵鑄銅器。
由於千百年來無人能解讀石刻的意義,種種意思只能猜測,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當地傳說 張飛用手指抓出來的
讓人不解的是,諸多猜測均與石刻的名稱不相符。
《彭水縣誌》記載:「傳說系張飛手指刻成,其地故名張飛岍。」
這些東西真是張飛刻上去的?60歲的村民滕久亮表示,石刻附近世代居住著18戶、104名村民,沒人能說清這石刻存在多久了,只知道是張飛路經此地時,大手一抹,就有了6道凹槽,手指一劃,便有了這些文字。
傳說張飛還在附近埋了一筆寶藏,誰破譯了石刻內容,就能找到寶藏。至今,當地還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好個張飛岍,銀子在路邊;有人識破了,要值萬萬千。」
在附近,關於張飛的傳說還真不少。傳說張飛過路時,有塊石頭擋了路,他便一拳頭將巨石打到懸崖上去,印下一個拳頭狀的印記。後來,這塊石頭掉下來,人們才發現了這個「錠子(拳頭)氹」。
在山下入山口處,還有個塊像極了櫃子的巨石,擱在懸崖上的岩洞裡,當地人說那個石櫃是當年張飛藏書的,裡面全是兵法秘笈。
向北更遠的山上,還有張飛當年留下的「馬蹄印」,還說「張飛騎騾子——躍過」的諺語典故就出自於此。
但據史料考證,張飛並未到過太原鄉,那這裡為什麼有這麼多關於張飛的傳說呢?
這到底是誰刻的,是文字,還是符號,或者,真是藏寶圖?由於石刻長年暴露在外,風吹雪打,張飛岍石刻風化嚴重,當地村民希望在石刻完全風化之前,有人能破解這個千古之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