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私人投資進一步放緩(圖)


中國民營企業家們盼望民企和國企在中國不再有出身限制,都被一視同仁地成為「中國企業」。(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6年06月14日訊】《華爾街日報》6月13號的報導說,在需求乏力、工業產能過剩繼續拖累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際,中國最新披露的5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持穩;但投資增長放緩。投資意外疲軟的主要原因是私人投資放緩,中國5月份私人投資增長3.9%,比4月份已然低迷的增速5.2%還低。有經濟學家表示,這可能促使中國政府進一步擴大基建支出,或者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確保實現今年6.5%-7%的經濟增長目標。

渣打(香港)(Standard Chartered (Hong Kong) Ltd.)經濟學家丁爽認為,中國大陸的私人投資很難迅速提高,因此政府的應對措施將主要來自財政支出方面。由於目前中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已經相當寬鬆,今年通脹率將高於去年的水平,因此中國政府很難推出進一步的貨幣政策。

要維持經濟增長,中國政府除了印鈔刺激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辦法?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

「當然有。目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經濟智囊劉鶴提出了所謂的兩鳥論,就是讓產品過剩的老酒企業破產,產業更新,引新鳥進籠。」

但是,新鳥是否願意進籠是一個大問題。現在中國大陸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勞動力價格已經高於越南等國家,夏明教授說,

「現在中國想要的第二隻鳥還在天上飛,可能飛到越南、印度其他國家。這樣鳳凰涅磐就成為泡影。那關鍵的問題是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經濟界一直探討的老問題:如何建設好中國的市場經濟?所謂的籠子就是國家的權力。目前中國的國家權力對經濟的控制權太大,對經濟、商品、資源分配,還有對老百姓都有無限的控制權和掠奪權。」

因此,夏教授認為,中國政府必須放鬆對經濟和社會的各種控制,

「在目前的情況下,政府權力緊箍咒造成了國有企業對經濟的壟斷,導致經濟缺乏活力和創新。經濟是以維護證券的穩定為根本,而不是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為根本。這樣你的製造業就會出現產品過剩,你沒有想到如何讓民眾的消費能力增加。你想到的只是既得利益集團的好處,想到是如何控制老百姓。」

要刺激中國國內的消費市場,首先要改善農民工的生存環境,夏明教授說,

「農民工一直是中國既得利益集團剝奪的對象。如果他們的教育和福利得不到改善,他們的子女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和醫療福利,那麼中國經濟要鳳凰涅磐,就不會實現。」

報導說,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中國5月份民間投資數據之所以疲弱,原因主要是工業面臨通縮壓力,產能過剩,企業難以獲得貸款。他在相關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中國民間投資放緩顯示經濟增長勢頭需要加強。但5月份國民經濟情況總體平穩。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就此表示,中國經濟讓投資者失望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遲遲不能進行,國有企業的壟斷局面沒有減弱,甚至還有增強的趨勢,民營經濟受到進一步的擠壓,胡星斗說,

「民營企業被排擠,可以說是哀鴻遍野。如果民營經濟缺乏活力,中國經濟就缺乏創新精神,產品更新換代就是空話。中國經濟結構不調整,就會長期出現停滯狀態。」

報導還說,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向經濟投放大量信貸,同時擴大財政支出,其中信貸投放規模已經超過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的水平。但有經濟學家表示,這種短期解決方案可能會加劇中國已經很嚴重的債務問題,並帶來產能過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高山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