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傳千古!杭州蘇堤背後的故事(圖)
時過千年,蘇堤仍然是杭州的一道風景線。(網路圖片)
杭州西湖上有兩條長堤,一名白堤,一名蘇堤。堤上柳綠如煙,風景似畫。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為這美景所陶醉,吟詠出無數的美文佳句。更有千百萬後世子孫,享受到了它的福蔭。那白堤,原來是唐代大文學家白居易被貶為杭州刺史時所建。那蘇堤,則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被貶為杭州知州的時候所建。
唐宋時代有兩個著名的文學家群體:一個是「古文八大家」;另一個著名的文學家群體就是「三蘇」,指的是在文學上卓有成效的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這三父子又同時名列「八大家」之中。而其中成績最為特出的就屬蘇軾了。
憂國憂民 大學士關心百姓疾苦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有時也自稱東坡居士。他不但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而且還是一位憂國憂民的「父母官」。為官期間,他總想造福於民,蘇堤就是他在這方面的一個傑作。
蘇軾曾經熱心於改革變法,但又對變法的某些方面表示反對。比如,變法派實行免役法,是針對保守派堅持的差役法而來的。而蘇軾卻既指責免役法,又指責差役法。他說:「免役之害,掊斂民財,十室九空,斂聚於上,而下有錢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府苦役,不得專利於農,而貪吏猾胥得緣為姦。」差役法是讓百姓出徭役,結果造成長年在外,為官家幹活,荒廢了農業生產,農民苦不堪言。他也看到了貪官污吏從中為姦,更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而免役法是讓百姓出錢代替出工,目的是解決差役法的這些弊端。但他又指責這是「掊斂民財」,「掊」:搜刮的意思。如果讓貪官污吏來主持這件事,蘇軾說的情況是可能出現的。
正因為如此,兩派對他都沒有好感:當變法派得勢的時候,他受到排斥;當保守派當權的時候,他又受到迫害。但他在為官的時候,對變法派一些於民有利的措施,還是認真執行的,比如農田水利法。並且,他總是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裏。
出任杭州 為民造福興修蘇堤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蘇軾被貶為杭州知州。到任後,便發現這裡大旱,「飢疫並作」,百姓出現糧荒和瘟疫。他立即上書朝廷,要求免除本地應上繳的糧食的三分之一,獲得批准,減輕了農民的一部分負擔。
唐代以來,百姓出家為僧為尼,要有官府發給的證件,稱為「度牒」,取得度牒要交錢,並且是官府的一筆重要收入。蘇軾把當地出售度牒的錢,也用來買米救災。第二年春天,他又決定:將常平倉中的儲糧,減價賣給飢民。還派人帶著粥和藥品,到各地去,發現飢民,立即救治。他用這些方法,救活了很多人。
蘇軾說,杭州是一個水陸交匯的地方,因此災害和瘟疫都比較多。他從自己家中,拿出二千緡錢和五十兩黃金,設立了一個藥房,並且還準備一些糧食,專等飢民來求醫。
南宋以後,杭州成了一個大都會。可是在那以前,那裡還是很荒涼的。因為那裡近海,地下的泉水都是咸苦的。唐朝有一位刺史李泌,引西湖水,鑿成六口井,百姓才喝到淡水。白居易修白堤,疏濬西湖,引湖水入漕河(即大運河),再從漕河引水灌田千頃。從此,那裡的百姓逐漸富裕起來。以後,官府經常疏濬西湖和這裡的河道,使這一帶保持了富庶。
但是,宋朝開國以後,這裡的水利工程,逐漸失修,漕河淤塞,水淺,三年就得挖一次,不然就無法行船,成了百姓的一項長期負擔。西湖淺灘,也長滿了「葑」,是一種類似茭白的水草,這些水草死後,化為泥土,稱為「葑田」,使湖面越來越小。據當時的統計,這樣的「葑田」有「二十五萬餘丈」,湖面已經所剩無幾。當年的六井也差不多淤廢了。
為瞭解決這些問題,蘇軾開鑿了兩條河,讓漕河有足夠的水,以通航運,還修一條大堤擋住海潮,使潮水不再灌入市內,又挖深了六井。最大的工程是在湖中的葑田上取土,修造成一條三十里長的大堤,一是使湖水加深,擴大了湖面;又在堤上形成一條大道,方便了行人。這就是現在的蘇堤,當時被稱為「蘇公堤」。為瞭解決水草淤塞,一是讓在這裡種菱的農民,每年收穫後,把殘根等除盡。再一個是僱人在湖上種菱,有了菱之後,「葑」這類雜草就無處生長了。
二十年後,當蘇軾再次回到杭州的時候,他發現,杭州的百姓,幾乎家家都掛著他的畫像,連吃飯的時候,也要向畫像去祝頌幾句。還有人為他修了生祠,就是活著的時候為他修的廟。可見那裡的人民對他的感情。
(《宋史•蘇軾傳》《宋史•食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