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手機和罹患癌症有關聯(圖)


2011年5月31日,31位科學家曾經在美國紐約市召開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的報告中稱,他們發現使用手機可能會增加罹患某些類型腦癌的風險。這項研究對手機使用有害健康的辯論會產生很大影響。(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6年05月28日訊】(許家棟編譯/綜合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國家毒理學計畫部門」(NTP)發現,手機發出的輻射類型和老鼠罹患癌症之間有聯繫。這項研究對手機使用有害健康的辯論會產生很大影響。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這份經過「同行評審」(peer review)的深度研究,終結了科學界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手機電磁波是否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美國國家毒理部旗下科學家的結論是肯定的。

這個耗資達2500萬美元、已經進行了十多年的項目是有史以來進行的一個最昂貴的科研計畫,是目前科學界在「手機電磁波與致癌關聯」領域中最大型且深入的研究之一。研究長達兩年,2500種齧齒動物每天9小時被暴露於相同頻率、發射出相同類型輻射的蜂窩電話下,再觀察動物的反應。

在這份研究的附錄中,科學家說:「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普及率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相當高,對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仍是不容小覷」。

解決辯論僵局

手機在1980年代才開始大規模普及,在手機輻射對人體影響方面,唯一一項共識是能量足夠高的手機輻射會使人體組織發熱。手機輻射量遠遠低於這一水平。

NTP的這項研究結果有可能轉移只要手機在周圍就會導致癌症的辯論僵局。辯論的一方是行業領導者和那些聲稱早有證據證明手機對人體健康沒有造成任何風險的人,另一方則是科學家和有些爭辯道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的衛生官員。但現有的證據足以表明,使用手機和患腦癌之間可能存在著聯繫,並證明使用手機時應該採取預防措施。

此外,美國政府的官方立場是,科學證據並不表明存在健康風險。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表示,手機輻射屬於2B類致癌物。一些泡菜和咖啡也被認為可能致癌,這表明瞭這種分類方法的歧義性。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位發言人對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說:「這項在小鼠和大鼠身上進行的研究正在接受其他專家的審查。之前大規模研究收集的數據,發現了癌症與使用手機之間存在聯繫的有限證據。」

前美國國家毒理部科學家梅爾尼克(Ron Melnick)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人們總愛說使用手機沒有緻癌風險,現在是終結這項說法的時候了」。

190名獨立科學家呼籲控制手機輻射

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從手機中發出的輻射分類為一個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類型。2015年5月,一群來自39個國家的190名獨立科學家呼籲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其它組織制定更嚴格控制有關手機輻射的條例。

但此舉並沒有成功地勸阻那些堅持認為手機是完全安全的其它群體。美國聯邦政府在其網站上也表示,研究通常沒有把手機與任何健康問題聯繫起來。

三個《消費者報告》發表於2015年的研究結果分別是來自於瑞典、法國和13個國家的組合數據。這表明,大量使用手機往往會導致致命的腦腫瘤(膠質瘤)。一些研究也暗示,使用手機和「聽力神經瘤」(acoustic neuromas,即通常被稱為非癌性的內耳腫瘤)之間存在著聯繫。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