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爸媽不知……不蹲下,孩子長不大的道理(圖)
當你蹲下來跟孩子差不多高度時,這樣孩子也更有可能把心底的實話告訴你。(網路圖片)
今天,跟爸爸媽媽們分享一個小故事。
餐廳裡,一個小男孩的杓子掉地上了,想再要一個,媽媽指著不遠處的收銀臺,溫柔地說:「寶寶,自己去阿姨那裡要一個吧!」
小男孩朝媽媽指的方向抬頭掃視了一番,不情願地小聲說:「哎呀媽媽,你幫我去拿吧!」在小男孩盧了幾次之後,媽媽終於爆發了,站起來凶凶地吼到:「就在那裡!你看不見嗎?這點小事也辦不到嗎?」
看著小男孩噘著嘴一臉茫然地從我身邊經過,我連忙提醒他:從前面紅桌子那裡右轉就能看見!小男孩看了我一眼,頓時露出笑臉,飛快地跑過去拿了個杓子回來了。
你看,小男孩為什麼一開始不願意去呢?估計您也看出來了,因為按照媽媽的描述,小男孩根本不知道取杓子的地方在哪裡。以小男孩的身高,看到的只是滿眼的桌椅和嘈雜的人群,他根本不理解媽媽口中的「就在那裡」為什麼聽起來那麼輕而易舉。
我們總是從大人的視角出發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想得理所當然,所以才會感到孩子「不乖」;而我們很少會考慮到,在孩子的視角上,我們的要求往往不可理喻。
父母要想解決這些,其實有一個絕妙的辦法,蹲下來。蹲下來,才發現孩子的世界不一樣,有的孩子特別不喜歡逛商場。一開始我還奇怪,孩子不是都愛熱鬧嘛?直到有一次我在商場蹲下選商品,抬頭的瞬間我才明白,原來在孩子眼中,所見的除了貨架就是一雙雙的腿而已,這讓孩子感到緊張、壓抑,所以才會吵著要回家。
所以,下次孩子突然緊張煩躁的時候,請您先不要動怒訓斥孩子,您不妨蹲下來,從孩子的高度環顧一下周邊環境,或許確實會發現一些讓孩子感到很不開心的因素,然後再妥善解決。蹲下來,避免「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們知道,說話時與對方進行眼神交流,是最基本的社交禮儀。但當我們對孩子不滿時,往往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
一陣數落,結束還要罵一句「我說的你聽進去了沒有?不會回答嗎?」。
這樣的家長,建議下次批評孩子時蹲下來,因為你只有通過孩子的表情,才能判斷你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有效,是否說中了事情的要點。有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眼睛裡其實滿是驚恐,你的一通數落讓孩子不知所措,他還怎麼敢跟你承認錯誤?
蹲下來,其實你根本沒那麼生氣,有些事情真的很奇怪,上一刻你還被孩子惹得氣呼呼,下一刻你一蹲下來,才發現其實心情沒那麼糟。或許是孩子楚楚可憐的小臉蛋,化解了心中的怒氣,或許是身體重心的下沉帶來心情的改變,無論如何,終歸是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當你蹲下來跟孩子差不多高度時,孩子心裏的擔心、驚恐情緒也會有所緩解,這樣孩子也更有可能把心底的實話告訴你。
平庸的父母,在給孩子繫鞋帶時蹲下,像個奴僕;在對孩子不滿時居高臨下,像個翻臉的暴君。
優秀的父母,站著協助孩子自己穿衣,讓孩子倍感獨立;在對孩子不滿時,蹲下傾聽、交流,讓孩子感覺到平等、坦誠。
只要一個蹲下來的動作,就可以改善親子之間的關係,快嘗試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