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太敏感?土壤污染情況成國家機密(圖)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4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英媒《金融時報》報導,中國將展開全國性的土壤污染調查。調查結果可能會觸及政治上的敏感信息,有太多負面影響,因而永遠不能發表。
報導稱,這次調查,將查明重金屬、化學物質和其他有毒污染物熱點區域,預計調查結果在5月份即可出爐。報導引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林景星表示,「我們需要對住宅小區和學校地面下的污染情況有一個清晰概念。並不是每一個地塊都應該變成建築用地。」
不過,這一信息也是政治上最敏感的信息。因為繪製污染熱點將暴露哪些企業要對污染負責,引發索賠要求。此外,當地官員也會擔心,這將使污染熱點附近的農產品或房地產賣不出去。
因此,最新調查可能永遠不會發表。「結果將有太多的負面影響,可能導致公眾恐慌」,林景星說。
事實上,中國對土地污染的調查結果,一直被視為國家機密。
2013年2月,中國公益律師董正偉通過在線提交和電子郵件方式,向環保部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和「全國土壤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信息」,被環保部以「數據屬於國家機密」為由拒絕。
在外界輿論壓力下,2013年年底,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在土地調查新聞發布會上首次向媒體公布中國中重度耕地污染總量——大約為5000萬畝。
2014年,中共當局公布了被視為「國家機密」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公報顯示,中國16.1%的土壤污染超標。此次調查的覆蓋面積僅為630萬平方公里,但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至少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其中19.4%的耕地超標,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土壤污染的典型地塊情況則更為嚴重。涉及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醫藥等行業的重污染企業用地超標率達36.3%,工業廢棄地超標率34.9%,工業園區29.4%的土壤超標。《公報》列出的八類土壤污染典型地塊,遍佈全國各省市,有的污染典型地塊甚至鄰近學校和居民小區。
調查公報對於全國土壤污染問題總結是:「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然而,如此悲觀的論調,並沒有帶來切合實際的治理方案,編纂中《土壤污染防治法》也始終不見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對外公布的污染信息都沒有提及污染所在地區的名字,而是以「某市」、「某地區」代之,這也令公眾無法警惕自身所在地區的環境和糧食安全狀況。
《金融時報》指出,對於現在的中國,清理土壤污染,可能需要投入1萬億美元。與之相比,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預算僅96.89億元。
此外,《香港商報》4月25日報導的消息稱,直到現在,中國大陸仍沒有「毒地」資料庫,污染詳細情況缺失,對於土壤保護和污染治理,缺乏法律和有力的行動計畫,修復標準也缺乏全國統一的原則規定,這些都制約了土壤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