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志,意也。《毛詩序》:在心為志。俗話說,「人窮志不短」,這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做人處世理念。「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人的志向往往是無私的、高尚的、利益眾生的。《論語》記載,顏淵、子路侍立在孔子旁。孔子說:「何不說說你們的志向?」子路說:「我願將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襖,和朋友共享,用壞了也沒有怨言。」顏淵說:「我願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顯揚自己的功勞。」子路說:「但願聽聽夫子的志向。」孔子說:「我願年老的能得到奉養安樂,朋友之間能彼此信任,年少的能得到關懷撫育。」
明志尚志
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又指出「非淡泊無以明志」。「明志」就是明確志向。他說,「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於情,永竄伏庸,不免於下流。」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慾束縛,勢必永遠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虞集(西元1271-1348),字伯生,號道園,歷仕元,任大都路儒學教授、奎章閣侍書學士等職。他是元代詩文四大家的首席,著有《道園類稿》。道園曾把立志比喻為射箭,射箭的目標是射者的志向,而想通過研究學問達到聖賢的人,就像射箭的人要求射中目標是一樣的。志向不固定,像在汪洋大海裡隨波漂流,永遠沒有終止,這樣不變成一個妄人的很少!這是立志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有了定向以後,便應該要講求達到聖賢目的的方法了,這一點不是沒有志向的人能做到的。所以跟從良師、選取益友、用功讀書、窮究事理,都是要求達到這個目的所應必備之事。
在平素無事之時,這志向未曾怠慢;應事接物之時,這志向未曾被攪亂;安逸、順適時,志向不因此而喪失;患難、憂戚時,志向不因此被震懾;必定得達到自己想達到的目的,方肯罷休。這就是只要立定志向,就是始終不渝、不改其志的人了。所以真能這樣立志,便可達到聖人的地步了。
如果志向不立定,即使細緻微小的事,也無成功的道理;何況是研究學問這樣重大的事呢?古時孔夫子以「生而知之」的天資稟賦,在開始讀書的時候,猶且講究立志;何況我們這樣愚笨至極,智慧又阻塞不通達的人呢?
那麼,不能不把崇尚立志這件事,視為最重要最急切的事,是非常明白的了。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講的是項羽破釜沉舟的典故。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宋義卻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項羽認為,「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他早晨參見上將軍宋義時,到他賬中斬了宋義的頭,稱宋義與齊國謀反,楚王密令殺之。眾將懾服,立項羽為假上將軍。
項羽於是率軍渡漳河救巨鹿,「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瀋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乾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楚軍士兵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於是大破秦軍。「百二秦關」古代通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的秦國領地。
人各有志
《漢書》記載,卜式是漢朝河南郡人,以畜牧為生。他弟弟成人後,卜式把房屋田產都留給弟弟,自己趕著一百隻羊入山放牧,十幾年後,卜式的羊達到一千頭,弟弟卻把自己的家業全部耗盡,卜式又分出一半羊給弟弟。當時由於漢朝和匈奴長期開戰,國庫虛空,卜式上書,願出一半家財助邊。漢武帝派人來問:「你想做官嗎?」他回答說:「我從小牧羊,不會做官,也不願意。」來人問:「你家裡有什麼冤屈嗎?」他說: 「我生來不與人爭,怎麼會有冤屈呢?」
一年後,山東發生水災,洪水方圓二千里,流民大量湧入河南郡,卜式又上書河南太守,出二十萬錢幫助流民。太守上報漢武帝,漢武帝拜卜式為中郎官,佈告天下。無奈,卜式不願出來,漢武帝只得派人來說:「天子上林苑中有一大群羊,希望你來放牧。」於是卜式來到京城,以中郎官的身份,每天穿著草鞋在苑中牧羊。
范仲淹常懷天下之憂,諸葛孔明也絕非沽名釣譽之流,而是成為智慧與忠良的化身。卜式愛養羊,陶淵明愛田園,歷代還有很多隱士、高人不願為官。人各有志,有的人即使為官,並不是每個人都把權力看的那麼重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