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何以能安貧而樂道?(圖)


「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豈無過人姿,多欲為患害。」(網路圖片)

當今的中國大陸,可以說「一切向錢看」是主旋律,上有貪官腐國,下有百姓愛財。人們為了錢可以背井離鄉,甚至不擇手段,在追求物慾享受的同時,卻失去了生命中原來很多美好的東西。由此,我想到古人安貧樂道的高尚品德。古人何以能安貧而樂道?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孔子說:「真有賢德啊!顏回。只吃一簞飯(盛飯的圓形竹器),只喝一瓢水(以瓠剖成兩半用來盛水),住在粗陋的小屋之中,別人是憂愁得難忍其苦,回呀!仍然不改自得其樂,真有賢德啊!顏回。」

顏回可以說是安貧樂道的典範,顏回也得到了孔子的讚賞。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孔廟四配之首。顏回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過匡地遇亂及在陳、蔡間遇險時,子路等人對孔子的學說都產生了懷疑,而顏回始終不渝,並解釋道;「老師的理想很高,學問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採用,這正是他們的恥辱。」孔子聽了很高興。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意思是說:君子謀求道德而不謀求生計。耕田也可能餓肚子;學道也可能得到俸祿。君子憂心大道不能行之天下,而不以個人的貧困為憂。

原來,古人之所以能安貧,在於樂道啊!道是古人孜孜以求的真理,不計貧富。

安貧樂道一詞語出《後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於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安貧樂道,即以得道為樂,安於貧苦。安貧樂道是古人的道德品質和為人處世之道,《太平御覽》中多見「安貧守道」、「安貧羨道」,「世以儒學安貧樂道」之人。

「韋彪字孟達,扶風平陵人也。高祖賢,宣帝時為丞相。祖賞,哀帝時為大司馬。彪孝行純至,父母卒,哀毀三年,不出廬寑。服竟,羸瘠骨立異形,醫療數年乃起。好學洽聞,雅稱儒宗」。皇帝顯宗亦聞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謁者,賜以車馬衣服,三遷魏郡太守。建初七年,車駕西巡狩,數召入,問以三輔舊事(三輔謂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共在長安中,分領諸縣),禮儀風俗。韋彪數陳政術,書奏吏制,深為帝納,帝「厚賜彪錢珍羞食物」,官拜至大鴻臚。

韋彪以安貧樂道為本,竟致飛黃騰達。皆因彪深諳做人之理、為政之術,「士宜以才行為先」,「政化之本,必順陰陽」。其家世顯赫,高祖是宣帝時的丞相,祖父是哀帝時的大司馬。

如果說孔子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是道中入世的部分。那麼佛家和道家則是講究走出三,是道中出世的部分了。毋庸置疑,中國古代的修煉人上深山老林、入寺觀修煉,基本上是一貧如洗。和尚自稱貧僧,要飯化緣;道士自稱貧道,雲遊四方。但是他們卻是得道的高人,修煉之心堅如磐石。

本文留言

作者李曉徑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