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傳承之舞龍舞獅(二)(組圖)


丙申年元宵節紐約唐人街舞獅表演。(攝影:李曉徑)

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像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像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游月殿的故事。說唐明皇游月殿時,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因此,獅子舞是由唐明皇游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唐朝的舞獅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宴樂舞蹈在宮廷表演。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詩云:「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

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

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

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舞獅子的盛況。

舞獅是一種中國民間傳統,是一門集武術、舞蹈、鑼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

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

北獅

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引獅郎在整個舞獅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氣概,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後空翻上高桌」、「雲裡翻下梅花樁」等動作。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舞獅的基本特徵是外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模擬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

南獅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動。嚴格來說,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會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跟據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紅色為關公獅,代表忠義、勝利,因關羽在華人心目中又為武財神,故關公獅又代表財富;黃色為劉備獅,代表澤被蒼生、仁義及皇家貴氣;黑色為張飛獅,代表霸氣、勇猛,故一般張飛獅只有在比賽或者踢館挑戰時才用,一般喜慶之事還是紅黃為常見者。

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痒、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

在舞獅技藝中,北獅重寫實,南獅重寫意。在南獅表演中要體現獅子時而威武勇猛,雄壯威風,時而嬉戲歡樂,幽默詼諧,那麼就要將喜、怒、醉、樂、猛、驚、疑、動、靜、醒等神態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盡致。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