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悲觀:報告稱俄還有一年多時間…(組圖)


2015年是俄羅斯經濟衰退的一年(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07日訊】俄羅斯政府決定向外國舉債渡過將面臨的預算困難。而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對經濟前景日益悲觀,民眾的抑鬱心情水平達到了近些年來的最高點。一份研究報告警告說,社會不滿和大規模民眾抗議將在一年多之後大爆發。而明年恰好是十月革命爆發一百週年。

開始伸手借錢

俄羅斯財政部星期五宣布,已經向25家外國銀行發出了在今年發行國家債券的申請。這些銀行包括了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匯豐等歐美銀行。這是自從西方制裁,俄羅斯陷入嚴重經濟危機之後首次向外國借債。西方制裁範圍尚未覆蓋俄羅斯發行國債。

經濟分析人士尼古拉耶夫認為,俄羅斯選擇借錢的時機並不理想,外國債權人今天借錢給俄羅斯的利息肯定不會便宜,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仍然決定舉債顯示國家財政將面臨很大麻煩。

儲備資源耗光危機持續

尼古拉耶夫說,高油價時代俄羅斯積攢的一些財政貯備資源即將全部花光,而經濟衰退還將持續多年。「2015年是俄羅斯經濟衰退的一年。但財政上仍然還有些儲備資源。但我最擔心的是2016年和2017年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因為經濟危機仍在持續。」

非普通危機根源普京制度

俄羅斯經濟2015年下跌幅度達3.7%。俄羅斯海關透露,去年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分別減少了42%和23%。

普京總統的前經濟顧問伊拉利奧諾夫認為,目前的俄羅斯經濟衰退不是普通的週期性經濟危機,而是體制和政治危機。因為市場對普京體制完全喪失信心。即使原油價格再次恢復到高價位,俄羅斯經濟的下跌幅度只能會小一些,但無法扭轉經濟萎靡不振的大趨勢。

俄國人更加悲觀抑鬱


俄羅斯人對經濟日益悲觀,圖為莫斯科的一家小超市(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與此同時,更多的俄羅斯人對經濟前景感到越來越悲觀。最近民調顯示,有多達58%的人認為經濟形勢將繼續變壞。有54%的人認為情況非常糟糕。持悲觀觀點的人從去年年末起急劇增加。

著名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的負責人古德科夫透露,俄羅斯民眾的抑鬱心情水平現在達到了做相關統計觀察以來的最高點。更多的人感受到到他們自己或是他們周圍的人越來越好斗和易怒。人們感覺更多的恐懼、疲憊、孤獨、絕望、委屈和嫉妒。

古德科夫說,最近16年來,2015年是人們感覺正面因素最少的一年。但他同時強調,現在也有更多的人對蘇聯政治體制抱有好感。而西方民主政體支持者的人數同時減少。

開過苦日子再忍一年

一些俄羅斯政治學者認為,經濟形勢繼續惡化暫時還不太可能導致人們立刻走上街頭參加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從生活水平下降到上街示威還需要一段時間。

高等經濟學校教授季霍諾娃剛剛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俄羅斯將有不太長的穩定時期。人們的忍耐還將持續一年到一年半。在這之後,克里姆林宮將面對爆發大規模民眾抗議示威的危險。

十月革命一百年 形勢詭秘


2011年末莫斯科曾爆發大規模發政府示威,明後年示威將捲土重來?(圖片來源:美國之音)

而明年正值十月革命爆發一百週年。普京總統同樣必須決定他是否要參加2018年的總統大選。此外,俄羅斯的議會大選和準備也將在今明兩年展開。

季霍諾娃說,人們感到生活水平下降但尚未引爆對普京政府的激烈不滿。因為多數俄羅斯人把危機歸咎於外部因素。但經濟如果持續惡化,人們對普京當局的信任將逐漸喪失。她認為,受經濟危機打擊最大的是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受良好教育的俄羅斯中產階層,其次是鄉下小型村鎮的居民。

官方宣傳歸咎西方

俄羅斯活動人士科茲洛夫斯基說,當局把目前的經濟困難歸咎於西方使壞並讓民眾相信這一點。官方宣傳正發揮關鍵著影響。但人們是否將繼續相信官方宣傳還無法判斷。

科茲洛夫斯基:「另一個問題是當局的這種宣傳還能持續多長時間,而且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目前沒有人能知道。當局是繼續目前的宣傳,還是許多宣傳謊言不攻自破,甚至是俄羅斯社會未來將失去控制,現在都非常難說。」

宣傳經費花光 普京根基動搖?

批評普京的前副總理科赫認為,經濟危機的深化也將使官方減少宣傳資源。克里姆林宮沒有更多的錢投入宣傳,普京執政根基將發生動搖。

最新民調顯示,普京總統仍然保持著超過80%的高民意支持率。但俄羅斯中央銀行前副行長阿列克沙申科對民調結果分析後認為,在這一現象的背後卻隱藏著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因為,認為俄羅斯正在走正確道路的人急劇減少。對政府內閣,對總理梅德韋傑夫,對議會國家杜馬等國家機構和其他領導人的信任和支持率都大幅減少。

最後階段上街示威

政治學者馬卡爾金認為,俄羅斯人對待西方制裁和經濟危機的態度經歷幾個階段。最開始認為無所謂,稍後樂觀認為危機會很快過去。現在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心情抑鬱階段。第四個也就是最後階段是人們將上街要求變革。但這一階段問題最多,因為一些人指望能倒退回蘇聯時代,而另一些人則期望走西方民主道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