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大幅貶值 市民恐慌 搶外匯致網銀癱瘓(圖)


上海、深圳多家銀行購匯需求猛增,並且由於突然湧現的個人集中使用網銀購匯,有的銀行甚至曝出網銀系統故障、運轉緩慢等問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09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新年伊始,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跌破6.6和6.7大關。在不到4天裡的時間裏,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就下跌了1.5%,創去年8月匯改以來最大跌幅。近期人民幣快速貶值在投資市場引起軒然大波,滬深銀行、口岸貨幣兌換店也湧現購匯熱潮。甚至因民眾集中在網上銀行購匯,出現網銀系統故障等問題。並且已有銀行採取限制換匯措施。

在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擔憂下,一些市民匆匆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港元等其他貨幣。農行深圳某營業部的一位大堂經理對《中國青年網》表示,年初向來都是購匯旺季,因為進入新的一年,購匯額度空了出來,但是今年購匯的客戶多得有些嚇人,而且各個年齡段都有。該經理說,「我早上接待的客戶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購匯的。」

有部分銀行網點,甚至有人民幣兌換外幣的客戶擠爆了銀行營業大廳。

值得注意的是,據多位銀行工作人員反映,前往櫃檯辦理購匯業務的大部分是企業和大額購匯,近日個人購匯主要通過網銀完成,導致多家銀行網上銀行系統發生故障、運轉緩慢等問題。

由於購匯過於火爆,有的銀行採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工商銀行深圳某營業部工作人員說,有些客戶已經前來購匯多次。不過,對於多次購匯的民眾,銀行通常以庫存不足拒絕受理,同時還拒絕受理以海外投資為目的的購匯需求。

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人只是把兌換後的外匯資金存放於大陸銀行的外匯賬戶,也有部分人將資金轉去香港,購買保險及理財產品,也有的在尋求將資金轉至海外購置房產等。

市民突然蜂擁銀行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還是將人民幣換成港幣,其原因正是「害怕人民幣繼續貶值」。

自2015年11月2日以來,港幣兌人民幣中間價已從0.8149逐日攀升至0.8468,累計漲幅為4%。對於經常在香港購物的大陸消費者來說,港元兌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意味著「以往用人民幣購買港貨相當於打八折,才一個月就變成了八五折,而且人民幣還有繼續貶值的趨勢,得囤些港幣對抗貶值。」

有分析人士指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高度市場化,由於在岸和離岸近期價差擴大,海外市場看淡人民幣短期走勢,且持有人民幣的意願進一步降低。

人民幣2015年全年跌幅4.5%,創下了20多年來的最大年度跌幅記錄。今年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壓力更大。興業銀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日前預測,2016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將會貶值15%,達到7.3左右。

本文留言

作者苗薇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