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糖尿病遠離併發症(圖)
拒菸、節制飲酒等良好生活型態,也是避免糖尿病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網路圖片)
尿病患者要不得或晚得併發症,除控制血糖外,還需要多管齊下。
管好糖尿病前期,把大血管併發症扼殺在萌芽中
早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損害及空腹血糖異常階段),伴隨著胰島素抵抗的出現,大血管併發症可能就已經開始,並非都是患了糖尿病之後才出現。因此,目前強調:應對處於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進行積極干預,這不僅是為了減少糖尿病的發生,同時對預防大血管併發症也大有裨益。
降低危險因子
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主要指心、腦及下肢血管)是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肥胖是糖尿病患最大的危險因子,體重過重會使胰島素的抗性增加,一旦罹患糖尿病必須先做好體重控制,才能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此外,建立拒菸、節制飲酒等良好生活型態,也是避免糖尿病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
足夠且適時的胰島素分泌是控制血糖的關鍵,病友應該以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為目標,樂觀地接受注射胰島素。
血色素是紅血球中很重要的蛋白質,主要功能是將氧氣帶到身體各處,供組織細胞運用。許多糖類可以附在血色素上,就稱為糖化血色素。一般人糖化血色素正常值約4%至6%,糖尿病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
血糖需全面達標:空腹+餐後
糖尿病患者不僅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好,還得把餐後血糖控制好。目前認為,與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後高血糖對全天乃至一段時期的總體血糖水平(臨床常用糖化血紅蛋白來表示)影響更大,與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關係更密切,因而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也就更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進行病情監測時,不能只查空腹血糖,還要查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如果患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紅蛋白值升高,說明患者的總體血糖水平控制並不理想,很可能存在餐後高血糖。此時需要重新調整治療方案,加強對餐後高血糖的控制,以減少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血糖需平穩減少波動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不僅與整體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關,而且與血糖波動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關係,血糖波動性越大,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率越高、預後越差。因此,在嚴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時,還應儘可能地避免出現低血糖,以減少血糖波動所帶來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儘管血糖控制很嚴格,糖化血紅蛋白也不高,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這與經常發生低血糖、血糖波動性太大不無關係。
可見,只有早期干預,全方位控制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如血糖、血壓、血脂、血黏、肥胖等),減少血糖波動,才能大大減少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