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是一位暴君嗎?(圖)
秦始皇。
提及秦始皇,有人立馬就能聯想到諸多關於他的詞彙,比如荊軻刺秦王、焚書坑儒、尋找長生不老藥,就連孟姜女哭長城,多多少少都跟秦始皇有些關係,歸納起來,秦始皇幾乎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暴虐成性。
既然秦始皇如此被人熟知,那為何還要聊他?我覺得,當下有很大一部分人對秦始皇的認識,還僅僅限於他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上,而對於秦始皇的歷史形象卻非常模糊。
在研究歷史時,史學家通常把歷史人物的形象分為三類:歷史形象、文學形象,還有民間形象。想要判斷秦始皇是不是暴君,我們還得先弄清楚這三個概念。
1、什麼是歷史形象?
歷史形象,來源於記錄歷史人物的第一手資料,在中國古代,每個朝代都有專門從事歷史記錄的人,一般稱之為「史官」。中國自春秋時期就有專門的史官在記錄國家大事,特別是一國之君,更是要每天都記錄,像寫日記一樣,有「君舉必書」的說法。而在記錄歷史的官員中,還分別設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官職。大史掌管國家六典,小史掌管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由此可見,在中國古代,對於歷史的記載是相當嚴謹的,史官的分工和職責也十分細緻和明確。
2、什麼是文學形象?
文學形象,一般是後世的文學家根據歷史記載,加工、改寫,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賦予新的生命,我們稱之為再創作。比如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是作者羅貫中跟據西晉時期史學家陳壽的《三國誌》所寫。在小說《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把歷史人物和情節作了很大改動,使得故事情節更加深動和精彩,作品的文學性增強了,真實性也就變弱了,所以,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這種重新構造和演繹的作品,我們稱之為文學形象。
3、什麼是民間形象?
並不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能被文學家改編成小說,更多的是被民間的老百姓口口相傳,在你來我往的傳遞中,不免會有些加工、臆造、誇張甚至改編的成分。而且,民間傳說故事更多是為了表達廣大人民眾的一種心聲,一種願望,於是便有了歷史人物的民間形象。比如「孟姜女哭長城」,這件事在歷史上多有訛傳,孟姜女確有其人,但哭長城卻並無其事。「哭長城」一說,更多的是反映當時勞動人民對秦始皇修長城的厭惡和憤恨之情。
好了,以上基本功課做好之後,接下來才真正進入正題: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個暴君?
我覺得並不是。歷來很多文學作品都把秦始皇描繪成一個暴虐皇帝,實在有些冤枉。既然是文學作品,主觀改編必然居多,然而在歷史記載中,秦始皇並非如此,相較於後世諸多仁義之君,這位千古一帝的行事做派有時反而更明理、更仁慈、更英明!
第一、「焚書坑儒」的說法有誤。
說秦始皇暴虐,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他「焚書坑儒」,燒燬儒學經典,殺死眾多讀書人。然而這一故事並非是事實!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完善國家政治體制,採用李斯為首的法家作為治國理念,改分封制為郡縣制。這一改革遭到了當時儒生和游士的反對,特別是以淳於越為首的儒家學派,更傾向於之前周王朝一直沿用的分封制,並上疏秦始皇效行前朝之法。然而秦始皇未採納,他更為支持李斯廢分封設郡縣的主張,一些儒生看不過去,就引用古代聖賢的言論批評時政,反對改革,搞得秦始皇大怒,於是下令焚燒儒家典籍,包括《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當時公子扶蘇與丞相王琯也極其反對嬴政的做法,並建議以孔子的儒家學派來治理國家,秦始皇不聽,為了打壓儒生,甚至還下令坑殺了許多讀書人。
應該說,上面這一故事與史實只有一半相符,下令焚燒儒家典籍確有其事,但嬴政並沒有「坑儒」,而是「坑術士」。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並未記錄「坑儒」這一說法。
術士,就是專門從事算命的人。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晚年痴迷於長生不老之術,於是任用盧生和侯生,讓他們幫助始皇求取仙藥,二人自知求取仙藥不可能,於是帶著巨資離開了京城,跑了,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把京城所有的術士都抓來,一併活埋。
另外,故事中把「讀書人」等同於「儒學學子」的概念也是錯誤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中華大地仍然是百家爭鳴,當時的讀書人有很多流派,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縱橫家,這些流派的支持者都是學富五車的讀書人,儒學者,只是其中一個流派的讀書人,不能代表所有讀書人。
第二、善待功臣,並未濫殺無辜!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待功臣還是不錯的。比如丞相王琯,此人從呂不韋後開始繼任,擔任丞相20年。王琯曾是主張分封制的領頭人,和秦始皇推行的郡縣制思想截然相反,君臣之間在政治主張上多次不合,然而,嬴政並沒有因此對他進行任何處罰,只不過燒了一些書,以此警戒那些意見不統一的人。
對比西漢時期的漢武帝、三國時的曹操,嬴政可以算得上是個溫柔的皇帝了。
西漢宰相竇嬰早年曾幫助漢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戰功赫赫,後來卻因得罪皇帝的舅舅田蚡入獄,漢武帝下令將其處死;另外一個功臣主父偃,曾幫助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有效地削弱了地方諸侯的政治勢力,可後來卻因一件小事被懷疑私通諸侯,被漢武帝下令滅了全族。
三國時的曹操也是一個以殺大臣出名的霸主。曹操帳下能人聚集,在謀士中最突出的,莫過於被稱為「王佐之才」的荀彧,他跟隨曹操幾十年,幫助曹操打得北方天下,是曹操的首席功臣,然而後來卻因反對曹操稱王,被曹操逼迫至死。如此一對比,秦始皇還真可以稱作是「胸襟廣闊」,最起碼,秦始皇做到了廣納諫言,敢於接受不同意見,對待大臣也足夠寬容。
李信,秦始皇身邊的一位將軍,曾誇下海口,揚言兩三個月就能拿下楚國,結果被楚國名將項燕打得大敗而歸。後來秦始皇重新起用老將王翦,再次攻打楚國,不過,他仍然將李信放在副帥的位職上,這種做法是對臣下多麼大的一種信任,非暴君所能具備的素質。
再來說一說王翦,此人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始皇的左右手,在秦滅六國的統一大業中,除了韓國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可以說,王翦父子為中華的統一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功勞之大簡直可以與漢初的韓信相提並論。秦王朝建立以後,秦始皇一直對他們父子關愛有加,王翦也得以安享晚年。
反觀另一位皇帝劉邦,他對臣下的做法正好相反。
江山一得,功臣即落,韓信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想當初,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幫助劉邦拿下三秦,入關中,水淹大梁,一併收復趙、代、齊三國,功勞之大,千古未有。然而,在他幫助劉邦除掉項羽之後,劉邦立馬翻臉,設計將韓信抓捕,押往京城,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真是應了那句話: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除了劉邦,還有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在滅了吳國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殺掉與自己的患難與共的大臣文種。另一位大臣范蠡,因為提前預知到勾踐是一位只能共患難,不能同享福的君主,於是早先遠離了勾踐,逃過一劫。
然而,當下人在評論劉邦和勾踐之時,更多是看他們卓越的政治才能、堅韌的毅力以及契而不舍的精神,卻不想,在心懷和胸襟上,他們遠不如秦始皇那般開明。
第三、統一六國,從未有過大屠殺!
秦始皇的在實行統一六國的戰爭中,死傷的人數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實行懷柔政策,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的地方幾乎沒有動兵,齊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秦始皇還具有一般人不具備的寬容之心,虛懷若谷,這方面最有代表的例子就是燕國之戰。
在收復燕國之前,燕國太子丹曾派荊軻前往秦國刺殺秦始皇,而後以失敗告終。後來秦始皇打下燕國,並沒有因仇怨拿燕國人開罪,在消滅了燕國政治集團之後,秦始皇對燕國老百姓施予懷柔政策,以安撫百姓。試想,若嬴政是位暴君,受到刺客行刺這般奇恥大辱,恐怕屠城一舉再所難免了吧。
被後世稱為西楚霸王的項羽,也是個心胸狹窄之人,在秦末漢初,項羽帶領40萬大軍攻入秦王朝首都咸陽,對整個咸陽實行屠城,一把火燒掉了阿房宮,熊熊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不過,項羽在後世的名聲還不錯,時人對項羽還多有讚賞,並根據他的歷史編撰了經典京劇曲目《霸王別姬》,以及昆曲《千金記》等等,把項羽塑造成了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英雄,而對其火燒阿房宮一事卻視而不見。
論起屠城,唐代末期的黃巢起義可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屠城之最」了。
公元879年3月,黃巢攻佔福州,同年9月,領軍進攻南方重鎮廣州。攻陷廣州後,黃巢在城內屠殺各國商人12萬人,把曾經是海外貿易中心的廣州幾乎一舉蕩平。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滅掉西夏之後,便一路南下,進入南宋版圖,沿途城池被掠奪一空。在蒙古民族統一中國之後,並沒有平等對待,而是把公民分成四等,蒙古人是一等公民、色目人(最早被蒙古人征服的西北族人)是二等公民、北方漢人是三等公民,南方人是四等公民。
而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並沒有按等級來劃分公民,根據秦朝法律,天下之人一視同仁,一律平等。而且,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並未殺掉六國君王,而是將他們帶到首都咸陽軟禁起來,留他們一條活路。這一舉動,是後世很多賢明的皇帝都不曾做到的。
第四、秦始皇為何被貼上 「暴君」標籤?
可憐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經歷了兩千多年,還是擺脫不掉「暴君」的烙印,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和民間形象中,秦始皇多為反面人物,實在不公道。
究其原因,我覺得,是因為當時的歷史條件造成的。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分裂狀態在當時的人看來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老百姓生下來就有一種固定思維,這天下本就該是四分五裂的,分裂才是常態,統一恰恰是不正常的。每個人對自己的一方土地都存有感情,而對於天下大統是沒有迫切願望的,相反,「統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可是成為「侵略」的代名詞。於是,天下老百姓無不憎恨秦始皇,是他讓一方百姓失去家園,成了亡國奴。基於這種心境,秦始皇不免要被妖魔化,在成為千古一帝的歷史背景下,也成就了他的「千古暴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