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見微知著 扶弱救危成大義(圖)

作者:李曉徑  2015-12-21 22: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對弱小的關注,方能體現出人間的大義來。(網路圖片)

談起「義」,中國人並不陌生。人們往往會想起義薄雲天的紅臉關雲長,想起「桃園三結義」。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揮師東征劉備,在徐州一舉告捷,並將關羽和二位皇嫂俘獲。關公夜讀春秋,稱「若知兄長所在,赴湯蹈火必往從之。」就連被劉關張稱為四弟的趙雲也曾「單騎救主」。張飛被害後,劉備起兵伐吳,「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這才有了後來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託孤。此後諸葛孔明六出祁山,鞠躬盡瘁,知不可為而為之。

三國演義以一個朝代三足鼎力為背景,演繹出「義」的內涵。然而,《千金方》中卻說:

夫生民之道,莫不以養小為大,若無於小,卒不成大。故《易》稱積小以成大。《詩》有厥初生民,《傳》曰聲子生隱公,此之一義,即是從微至著,自少及長,人情共見,不待經史,故今斯方先婦人小兒,而後丈夫耆老者,則是崇本之義也。

意思是說:民生之道,沒有不是通過撫養小兒才成就大業的,如果沒有「小的」,最終也成不了「大的」,所以《易經》中稱:積小可以成大;《詩經》中也有「厥初生民」的故事,所以,生養哺育小兒是人間最基本的事務。從細微到顯著,從年少到年長的聖人之道。人之常情都在這裡表現了,不必藉助經史的記載來證明。因此如今做藥方以婦女小孩為先,而後才是男人老人,就是崇尚根本的大義。

所以,父母之恩等同天地,「天地君親師」,百善孝為先。所謂「忠孝節義」,《呂氏春秋》也說:「人臣孝,則君忠」,「非孝也,事君不忠」。「仁至義盡」語出《禮記》:「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原指古時年終極其虔誠地祭享對農事有功的諸神、萬物,以為報答,謂蠟之祭極盡了仁義之道。卻往往成為現代人口中的託詞。

《千金方》是一部醫書,是從醫藥的角度來闡明義理。其實,小兒代表了弱小的生命。因此也可以這樣理解,對弱小的關注,方能體現出人間的大義來。孟子曰:「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之謂大同也。

趙氏孤兒的故事也廣為人知。春秋時代的晉國大夫趙盾被奸人陷害,誣告謀反,遂被夷滅宗族。趙盾之子趙朔為晉霛公駙馬,被假傳君命逼其自盡。趙朔自盡前囑咐公主,若生下兒子,則名為趙氏孤兒,使其長大後為全家報仇。公主將趙氏孤兒托付給程嬰,自縊而死。程嬰將孤兒藏在藥箱中帶出城中,後又以自己兒子冒充趙氏孤兒受死,趙氏孤兒因此得以倖存。

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方能體現出人間的大義來。古人稱「天地有正氣」,故可以大義凜然;古人正是因為遵從「仁義禮智信」的做人準則,才演繹出燦爛的中華文明。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