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影視劇誤導的「文史常識」(圖)
「萬歲」成了皇帝的代名詞,只有對皇帝才稱「萬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歷史劇是人們接觸和瞭解歷史的一個途徑,但有時出於編劇的不嚴謹或為了使劇情更通俗化讓觀眾更易吸納,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與史實不相符的劇情。接下來,就來瞭解一下史記裡對這些名詞的記載。
古人不敢自稱「我」
影視劇裡最常聽到古人在介紹自已時,常以「我」作為開場語,雖然觀眾聽起過通俗易懂,但卻和史實記載不相符。
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稱的代詞,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真正自稱為「我」、「吾」、「余」的,卻是少之又少。在古代,公開自稱「我」、「余」甚至會被大家譏諷為不懂禮儀。
據考證,至少從晉朝開始,各級官僚已經不習慣用第一人稱代詞來指代自己,他們熱衷於自稱「下官」來顯示自己的謙卑。唐人雖然曠達,但在相互交往之時依然羞於自稱「我」,而是用略顯青澀的「小生」來指代自己。宋朝則再進一步,那時的官僚喜歡自稱「卑職」,普通人則更願意自稱「晚生」。
問鼎沒有拿第一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等特殊意義。
「問鼎」的典故出《左傳•宣公三年》,說的是楚莊王率軍來到洛陽,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遭到王孫滿的斥責。
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隨著詞義的發展,「問鼎」已經擴大了它的意義範圍。本來「問鼎」是指「圖謀奪取政權」,只限用於政治鬥爭中,現在則可以用在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在體育比賽中使用頻率更高,一般表示運動員或者運動隊「力爭奪取冠軍或第一名」。
萬歲原非指涉皇帝
在看歷史劇時,經常會看到皇帝早朝的場面。但見文武眾臣跪下,連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所以人們常把「萬歲」與皇帝聯繫起來,認為「萬歲」就是皇帝,皇帝就是「萬歲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萬歲」一詞的產生與皇帝並沒有多大關係。
西周時期,尚無「萬歲」一詞,但有「萬年無疆」、「萬壽」的記載,它並不是專對天子的讚稱,僅僅是一種行文的款式,也可以刻在鑄鼎上。從戰國到漢武帝之前,「萬歲」這個詞時常出現,但並非是帝王專用,可分兩類:其一說死期,如劉邦定都關中後,曾說:「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其二表示歡呼,如楚漢爭霸時,項羽放回劉邦的家眷時,漢軍也曾「高呼萬歲」。至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萬歲」被儒家定於皇帝一人。從此,「萬歲」成了皇帝的代名詞,只有對皇帝才稱「萬歲」。
而歷史劇中朝拜皇帝的場面,也和史實不符。《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元封元年春,武帝登臨嵩山,隨從的吏卒們都聽到了山中隱隱傳來了三聲高呼萬歲的聲音。其實這很可能是山中回音,可是統治者卻視作「祥瑞」,把「山呼萬歲」定為臣子朝見皇帝的定儀,稱做「山呼」。
《元史•禮樂志》裡對「山呼」的儀式有更詳細的記載:凡朝見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見的司儀官高喊「山呼」,眾臣叩頭並應和說:「萬歲!」司儀官再喊「山呼」,臣子還得像前次一樣。最後司儀官高喊:「再山呼!」朝見的人再叩頭,應和說:「萬萬歲!」
如此可見,「萬歲」原本不是指皇帝,而「山呼萬歲」也非「三呼萬歲」。
太監不等於宦官
在很多時候,在眾多的電視劇和文學作品中,都把「太監」和「宦官」當成了一回事,這是一個典型的誤解,因為在清朝之前,「宦官」和「太監」是兩個差別比較大的概念。
首先,「太監」和「宦官」出現的時間不同。「宦官」一詞至遲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而「太監」一詞,直到遼代才出現。
宦官制度起源較早,《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當時的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其來源或由處以宮刑的罪人充任,或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秦漢以後,宦官制度更加詳備。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從「宦」的字義分析,本應包括臣隸及仕官在內,通常人們所言宦海、宦途、宦游,其實仍舊是自「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為宮中閹人的專稱,大約是秦漢之後的事。
其次,戰國時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閹人,而後來的太監則必須是閹人。宦官「悉用閹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而太監和宦官發生聯繫只是明朝的事情。以「太監」作為宮中閹人的通稱,是明清時代的事情。太監本是古代職官的名稱,晚至唐宋時期,朝廷中仍有太監官職的設置,所任者並非都是閹人。發展到了清朝,太監和宦官才成為同義語,才成為可以互用的兩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