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誡子書》(圖)
《誡子書》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的標題為後人所加)
諸葛亮。(網路圖片)
《誡子書》譯文
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把名利看得輕淡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靜己心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沈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篇。
《左傳》有言曰:「大上(指最高的追求)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縱觀諸葛丞相一生,可以說「三立」兼備。他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年青時受三顧之恩,竭誠輔劉相蜀,成為蜀漢的決策者。當政期間,勵精圖治,實施了一系列發展政治、經濟、軍事的政策。曾五次出兵北上,爭奪中原,為興復漢室,鞠躬盡瘁,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其名作《出師表》為世代所誦,有《諸葛亮集》傳世。以此觀之,他的《誡子書》與其說是言教,更不如說是身教,也可以這樣來說,後人講養性修身的道理,都沒能跳出諸葛亮的掌心。
作者於篇首開宗明義,告誡子孫首先要 「立德」 「修身」。「德」是做人之基,自然也就把「立德」放在首位,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重「德」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那麼,又如何「立德」呢?即「靜」與「儉」。
為什麼「靜」才能「修身」呢?曾子在所著《大學》中說:「靜而後能安,安而能後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說,思想清靜,然後才能心情安寧;心情安寧,然後才能思考周密;思考周密,然後才能有收穫。
可見,想最終有所獲,首先是要心「靜」。心中有太多的雜念,受世俗功名利祿太多的誘惑,可能將一事無成。因此,「靜」是「修身」的前提條件,有了「靜」才可能「修身」,進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靜」是「修身」的一個前提條件,而要想「養德」還必須「儉」。那麼「儉」何以能「養德」呢?史載:「宋高宗時,孫懋入覲,嘗論公生明。上曰:‘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由這段對話可以看出,節儉生廉潔之心,有廉潔之心才會生公心,有了公心才會「生明」,即公則生明。諸葛丞相書「靜」與「儉」極淺顯二字於篇首,可謂用心良苦,立意玄遠。
接下來,又從反面進一步談「靜」在「明志」中的作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有了「靜」心才會明確、堅定自己的志向,進而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然後,又闡發「靜」與「學」之間的關係,要想有才學必須通過學習,而求學的過程之中又必須有「靜」心,如果一個人「慆慢」與「險躁」,無靜心,無恆心,則是求學與修身之所忌。
在篇末,又叮嚀後生晚輩,年華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時光,必將碌碌無為,老大徒傷悲,於事無補矣。
這篇家訓,可謂是辭約意豐,擲地有聲,有諄諄告誡之語,更有溢滿殷殷期盼之情。我們讀之思之,並當躬行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