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峰會達歷史性協議 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圖)
法國外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前中)宣布,本份「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在沒有反對聲音的情況下獲得了通過。(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5年12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許家棟編譯)據福克斯新聞報導,12月12日在法國巴黎通過的氣候協議,是四年以來幾乎所有國家共同協商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阻止科學家們所說的地球氣候變暖的歷史性結果。
氣候峰會的會談是很困難的,有時甚至瀕臨崩潰的邊緣。每個國家都作出了讓步以達成協議,但一些國家在上週六比其它國家花費了更多時間達成協議。
下面就來看看在這次巴黎氣候協議會議中誰是實際的贏家:
小島嶼國家
最小的國家可以說是在這份協議中最大的贏家。吐瓦魯、馬紹爾群島、馬爾地夫、基裡巴斯和其它島國極力推動了兩件事。首先,至少是一個全球性的、盡量限制地球比工業化時代以前變暖1.5攝氏度(2.7華氏度)的承諾;其次,承認需要幫助處理因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和氣候變化等其它影響而帶來的損害。儘管有一些注意事項,但是它們最終得到了這兩點承諾。
美國
從某些方面來講,這份協約看上去像是美國的談判願望清單。它沒有設立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或財務目標,這將使歐巴馬總統可以在沒有得到共和黨控制之國會批准的情況下接受它。這份協約允許各國制定自己的排放目標,而不是與其它國家進行協商。這份協約需要每一個國家(而不僅僅是富裕國家)設定減排目標,並保持它們所做行為的透明性。
法國
幾乎每個參與談判的國家代表都高度讚揚法國為達成這項協議所做出的貢獻。憑藉高超的外交手段,法國構造了國家之間交流的橋樑,給了每一個國家它們的聲音會被聽到的信心。儘管在巴黎氣候變化會議前幾個星期出現了恐怖襲擊,但法國也因為堅持到底而贏得了尊重。
中國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污染國家沒有越過任何紅線。雖然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存在嚴格的界限消失了,但這項協議仍然在整個文本中可以反映出貧富不同能力的差異。另一個北京的勝利是,不像六年前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混亂氣候峰會,中國沒有被視為這次巴黎會談的阻撓者。
印度
印度環境部長普拉卡什•雅瓦德卡爾(Prakash Javadekar)在「巴黎協議」達成之後,發表了不褒不貶的講話,來表明他對這個結果百感交集。由於知道自己國家的排放量預計會高於其它主要經濟體,最終會達到頂峰,印度認為這份協議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還留有一些餘地。印度最終勉強接受了1.5度的目標。
歐盟
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在許多情況下,歐洲人並沒有站出來成為領導者。他們幫助建立了富國和窮國的「壯志聯盟」(high-ambition coalition),但目前還不清楚該聯盟到底要幹什麼,還只是具有象徵意義。歐盟成功地引入了旨在一段時間內逐漸達到排放指標的協議機制,但其不足之處是該目標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沙烏地阿拉伯
盛產石油的沙特強烈反對1.5度的溫度目標和逐步停止排放溫室氣體的的長期目標。沙特可以說失去了整場戰鬥。然而,長期目標並沒有特別提到來自化石燃料的排放量,這對於沙特人來說可謂是小贏。
化石燃料行業
在巴黎協定中最大的輸家可能是化石燃料行業。這項協議對企業來說是標誌著政府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制定政策促進轉向清潔能源,比如風能和太陽能。當然,這還有待於觀察它們(企業)是否會跟進它們(政府)的承諾。為了應對這一協議,「世界煤炭協會」(World Coal Association)預測說:「發電用煤到2040年將會增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