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央企虧損與政府補貼陷入死循環

【看中國2015年12月08日訊】根據A股各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今年前3季度,上市央企及其旗下子公司中出現虧損的公司達到67家。石化油服(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今年前3季度的「虧損王」,共計虧損約20.6億元。

虧損排名前10名的上市央企共計虧損135.24億元,平均虧損額為13.5億元。去年虧損163億元的中國鋁業,今年前3季度繼續虧損。中國大陸出現一個怪圈,央企越虧損越受到政府補貼,從而陷入死循環。從2012年至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獲得342.24億元的政府補貼,成為306家公司中獲得補貼最多的,東方航空以98.26億元排名第二。

央企作為中共政府掌控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方式,一直在影響經濟的走向。據去年中共政府「兩會」期間公布的數據,央企總營收佔中國GDP總額的43.3%,而民企500強營收佔比為17.9%。數據顯示,中石油的營收額相當於河北省的GDP總額,而一汽和東風的總營收相當於青海、西藏、寧夏、海南四省區的GDP總額。

連續增長的高額補貼引發大量爭議。大陸經濟學家張維迎公開指出高額補貼政策的弊端,中國制定很多產業政策,給了很多補貼,使得很多企業學壞了,「不少企業就整天想辦法申請政府補貼,並不去真正創新。」

這些日金斗金的央企如何又成了虧損大戶,讓人費解。中國民眾在網路上發文諷刺中石油說:「賣世界上最貴的油,虧世界上最多的錢,獲世界上最多的補貼。」中石油多次榮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稱號,去年一年的淨利潤高達1071.73億元,卻屢屢抱怨業績虧損,錢不夠花。中石油在年報中稱,公司的煉油業務連年虧損,原因是「受原油價格上升及國內成品油價格未完全調整到位影響」。換句話說,虧損和公司經營無關,是國際油價太高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經濟體制改革不徹底。他說:「它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像中石油典型的那都是計畫經濟的產物。」他還談到,完成經濟體制改革的前提是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否則經濟體制改革不但進行不下去,所取得的成果也會得而復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