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太和殿為什麼被焚燬了四次?(圖)


太和殿丹陛西側的銅龜。(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太和殿這座地位最尊貴的寶殿,在明清歷史上,卻被焚燬過四次。

第一次著火

第一次是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奉天殿(太和殿)舉行盛大朝會,慶祝北京宮殿正式啟用。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召見欽天監管時間的漏刻博士胡奫,讓他佔卜三大殿吉祥。胡奫受命占卜後,跪著奏道:「某年某月某日午時,三大殿當毀!」就是說,永樂十九年(1421年)四月初八日午時,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會遭火焚燬。這裡說的午時,是指11點到13點,午正是12點。

永樂帝聽後勃然大怒,下令把這位胡博士下獄。過了正月、二月、三月,三大殿都平安無事!到四月初八這一天,永樂帝靜心地等待正午的時刻。報時官員奏報:現在是午正時刻!對於三大殿太平無事,永樂帝相當高興,因而對於胡奫的胡言亂語十分憤怒,氣他擾亂官心、軍心、民心與朕心。這時,獄卒報:胡奫在獄中服毒而死!

然而,正午剛過三刻,永樂帝突然接到奏報:奉天殿雷擊著火了!三大殿都著火了!胡博士獄中自殺,永樂帝深為惋惜。

第二次著火

第二次是在三大殿重建後,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十三日,驚雷引火,三殿盡焚。這是三大殿第二次被雷火焚燬。為什麼三大殿連續兩次遭雷火焚燬呢?

這是因為古人不懂避雷針的科學知識,北京夏秋時節多雷雨,宮殿又是高大木結構,於是宮殿發生多次被雷火焚燬悲劇。

第三次著火

第三次是在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十九,歸極門(熙和門)起火,火勢蔓延,三殿再毀。這次三大殿僅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使用了四十年。

第四次著火

第四次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火災。(《清聖祖實錄》卷八十一)這次大火是由御膳房起火,火乘風勢,金鑾大殿,化為焦土。四名宮監責任人,被處以絞刑。這是動盪的一年,吳三桂叛亂、北京大地震、太和殿大火。

明清北京皇宮太和殿被焚燬過四次。這是因為:

其一,主要是木結構。

其二,建築高大易引發雷火。

其三,沒有避雷針的科學知識。

其四,人為因素,不慎起火,延及大殿。

其五,消防設備,不能配套。

所以,一旦失火,延燒無遺。高大雄偉的太和殿,興建起來費時費工、開支浩大。因為太花錢,每次燒燬之後都是過了很多年才重修,結果明代起碼有三個皇帝一輩子也沒見過奉天殿(皇極殿)完好的樣子。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