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有何意義?(圖)
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具備儒家、道家等多元文化。(圖片來源:Pexels)
中華文化是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統,可以稱為「多元一體」。
中華文化:多元化、包容性
中華文化有兩大特點:
一是多元性,儒釋道三家思想同時起作用,已顯示多元。同時,中華文化的起源也是多元的,除了北面的黃河文化這一源,還有南面的長江這一源。
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起源都是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從思想來講,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產生於黃河文化,而老子和莊子,道家思想的代表,產生於長江文化。很有趣的是,《詩經》是黃河流域文化的詩性代表,它是寫實主義最早的文學的源頭,而楚辭和《離騷》是長江文化的詩性代表,它是浪漫主義文學最早的源頭。
長江文化有獨特的文化特徵,它的上游,在成都郊區的廣漢,出土了三星堆的青銅器,造型極端奇特;長江文化的中游,就是楚文化的地區;到了長江文化下游,如浙江的良渚文化區,出土了大量玉器。閩南文化區和嶺南文化區,都離不開長江文化的主脈。黃河和長江「兩河」文化的偉力,把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廣大地區凝聚在一起。
二是包容性,中華文化是多民族的文化,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但是沒有宗教戰爭,之所以如此,在於儒家不是宗教,具有闊大的包容性。具有強大的吸納能力的中華文化不排外,哪怕是偏遠的窮鄉僻壤,也不排外。面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奇裝異服,都能夠採取一種欣賞的態度,而不是嘲笑。
這裡講個概念:多元一體。多元,大家都瞭解,一體,則是指中華民族。中華是個大包容概念,全國五十多個不同的民族,其實在古代,中國的族群更多,但最終被統一到中華這個一體多元的文化中來。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當代意義
我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但是也經歷了近代的積貧積弱和對外交往的屈辱,中國的現代化是個艱難的旅程。我從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特別是它的最高經典當中,梳理出一些價值理念。這些價值理念,是屬於具有永恆價值的概念,它不過時,不僅適用於歷史,也適用於今天,不僅適用於中國人,也適用於全世界的人。
中華文化最主要的價值理念都在「六經」裡面。所謂「六經」,就是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的文本存在於孔子之前。有人說「六經」是中國特有的最高的文化形態,有人說它是中國人立國和做人的基本精神依據。「六經」的基本價值倫理,是歷來中國人應該遵守的精神倫理。
一、是誠信
誠信是中國文化裡面非常重要的價值理念。所以孔子講「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孟子說,「朋友有信」。《論語》、《孟子》裡面,把「信」放在非常高的位置。
「誠」,《論語》、《孟子》講得很多。但《中庸》、《大學》講得尤其集中。《中庸》認為,「誠」是「天之道」、是「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把「誠」視為天道和人道的核心問題。《大學》講「正心」、「誠意」。人的人格修養,總是內裡有誠,外面才有信。所以《易經》乾卦「文言」說:「忠信所以進德也。」又說:「修辭立其誠。」
明代的思想家王陽明,是心學的代表,有個跟他學習的人在離開前說:「我跟先生學習這麼多年,先生有什麼重要的話告訴我嗎?」
王陽明說:「立誠。」
這個學生說:「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我們面對的事情太多,難道這兩個字就夠了嗎?」
王陽明又說了一句:「立誠」。
學生又追問:「夠了嗎?」
王陽明說:「夠了」。
立誠,這是做人之本。誠信是「六經」裡面最基本的價值觀。它不會過時,永遠是我們做人做事的精神內核。離開了誠信,說花哨的話,做花哨的事都沒有用。
二、是愛敬
「愛敬」是《孝經》裡面的話。《孝經》第二章引孔子的話:「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
「敬」自然包括尊敬他人,尊敬師長、尊敬長輩,但它的哲理義涵,並不是對他人而言,而是指作為生命個體的人的「自性的莊嚴」。「敬」是人的內在性格、性體、本性的精神安頓之所。中國文化的一些重要價值理念,其精神價值內核,很多與「敬」有關。譬如「孝」。子游問孔子,到底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人們以為「能養」就是「孝」,如果「能養」是「孝」,那麼犬馬也「能養」,「不敬,何以別乎?」區別在於,人的「孝」是以「敬」為旨歸的。所以人們把對老人的「孝」稱作孝敬,稱為敬老。
中國傳統社會對官員的察選,如果不孝敬父母,就沒有做官的資格。所以有句話,叫「忠臣出孝子」。忠敬誠信的人,一定孝敬父母。能孝敬父母,才能成為忠於職守、仁愛天下的賢者。
傳統社會最大的禮儀,是拜天與祭祖。前者是朝廷禮儀,後者是家庭禮儀。拜天、祭祖是表達對祭拜對象的愛敬追遠之情懷。孔子講「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說,祭祀神的時候你要相信神是在場的。只有這樣,祭祀時才能有誠敬之心。《禮記•祭統》:「誠信之謂盡,盡之謂敬,敬盡然後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
禮儀是文明的指標。文明與不文明的重要分野,在於文明需要講禮儀。舉凡一切禮儀,如果沒有「敬」,就不值得看了。禮儀的精神內核,是一個「敬」字。所以《孝經》說:「禮者,敬而已矣。」
「敬」可以使個體生命的精神高昂地立起來。「敬」是個帶有終極意義的價值理念,已進入中華文化的信仰之維。「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講的這種「大丈夫」的精神,內心的莊嚴是不可改動的。不論你處於什麼職務、遇到什麼問題,你也可以有妥協,但是內心這種莊敬不能被奪。
《紅樓夢》裡面有一個服侍賈母的丫頭叫鴛鴦,賈赦看到這個孩子長得漂亮,想娶她為妾,她堅決不答應,甚至作出一些極端的舉動,後來在賈母的庇護之下,賈赦最終沒有得逞。可以看到,一個丫鬟,她的內心的莊敬與莊嚴,是如此不可奪,這就是她內心的一種價值信仰。
三、是忠恕
「忠恕」也是孔子的思想。忠是對一個人和他人之間關係的一種描述,你與別人相交,有沒有守持忠實的態度,是你能不能交到朋友的一個自身條件。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與「誠」可以互訓。誠者必忠。「主忠信」是孔子的道德律令。弟子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忠」是一個永恆的價值理念。「忠」和「敬」相關,孔子講君子有「九思」,其中兩思,就是「言思忠,事思敬。」如果做到「言忠信,行篤敬」,即使到不同的族群、國度,也行的開;反之,即使是到自己的家鄉,也行不通。
子貢問老師:有一種道德理念需要一輩子來堅守,是什麼呢?
孔子回答說:是「恕」。「恕」就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強加於人。如果用這樣的態度來處理你和他人或朋友的關係,跟主體之外的他者的關係,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麻煩。
「恕」這個理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理念,西方思想界有很高的評價,他們稱這個價值理念是人類的道德金律,屬於所有人的。而且從這個價值理念,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的異量之美。
四、是知恥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仁,知恥近乎勇」,這是《中庸》裡面的話。修身應該從「知恥」開始。中國文化是講究經世致用的文化,他講究力行,光講空話不行動,不是中國文化的特徵。「恥」這個概念是人所獨有的,你遇到不好意思的事情,做了不合適的舉動,你的內心會產生一個愧疚,會產生恥感。
「知恥」其實是人之為人的一個文明指標。人的文明的表現之一,是有羞恥心,也可以叫「羞惡之心」。孟子講:「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就是不忍;辭讓之心,是文明禮貌;是非之心,是社會的公平正義;而羞惡之心,就是「知恥」。
孟子稱這四個方面是人的「四端」,即做人的開始。如果是一個士大夫,官員,有羞惡之心,知恥,才能廉潔。明代大學者顧炎武說:「廉恥,立人之大節。」所以「廉恥」是人之為人的一個基本的價值理念。
如果要講當代社會共同的價值,應該是禮義廉恥。「禮義廉恥」最早出自《管子》。「禮」是文明秩序,「義」是社會正義,「廉」是節儉廉潔,「恥」是道德的約束與自律。管子稱「禮義廉恥」是國家的「四維」。
五、是「和而不同」
中國文化傾向於不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搞得不可調和。「和而不同」是中國人面對這個世界的總原則,雖然不同也可以和平共處。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的史華慈教授提出一個理論:語言對思維的作用,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大。
不同文化之間可以共存、溝通、融合,這是中國文化固有的理念。古人有「佳人不同體,美人不同面」的說法。西方人也講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生命個體。世界有差異,但差異不必然發展為衝突,衝突不必然變成你死我活,而是可以溝通和對話,進而和解、共生。人類最終應該是「和而解」,而不是「斗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