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陸前央行副行長解析股災六大成因

 2015-11-21 09: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15年11月20日訊】11月19日,在「財經年會2016預測與戰略」上,人大常委委員、財經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就今年6月份發生的股市危機成因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吳曉靈認為,從宏觀上看,這次股市異動反映了資本市場基本制度的缺陷和監管制度的缺陷。具體體現在六方面:

第一,槓桿交易的過度、無序以及監管不完善,放大了資金式的缺陷。中國資本市場有政策市、資金市的特點,而這次又加上了槓桿運用,放大了資金市的風險。A股融資餘額佔市場的比重曾高達3%,加上場外配資,高達7.5%到9%,遠遠超過紐交所2000年以來的峰值2.65%和臺灣當前股市的比值1.1%。涉及資本市場的交易行為不能實行統一監管,既不利於對市場風險的監測,處置風險時也難以有恰當的方法。

本次資金市,證監會由於不能對場內場外的融資行為實行統一監管,因而難以有效知道這個階段股市發展當中的狀況,當處置風險的時候,也難以拿出更加有效和準確的調控手段。

第二,多空機制不均衡,失去了市場自我平衡的能力,造成單邊上揚局面,急漲之下必有暴跌。中國交易制度的設計鼓勵做多,抑制做空,融資容易融券難,融券規模佔融資融券餘額的比例不足1%。在國外的市場上,起碼要佔到30%以上,這樣的一個單邊機制,造成了市場容易漲,而急漲之後必然會有急跌。

股指期貨沒有很好地發揮風險管理的功能,投資者難以有效對沖現貨市場未來的價格波動風險。在股票市場上,股票的波動是常情,如果有多空制約機制,就會減少劇烈的上和劇烈的下,會減少波動的幅度。

第三,股市缺乏有效的熔斷機制。目前的漲跌停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出清,在對沖工具有限的情況下,造成大面積停牌,導致流動性喪失。

第四,新股發行制度的缺陷,造成打新資金樂此不疲,而全額凍結資金的新股發行制度對股市交易產生短期衝擊。

第五,除此之外,中國投資者結構不合理,散戶化傾向嚴重,追漲殺跌。在股市上缺少有效的現金分紅機制,導致了過度的投機行為,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和行為規範不完善,造成市場交易行為的扭曲。

第六,在這一輪的股市波動當中,媒體言論助推牛市思維,媒體未在輿論監督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