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為什麼窮人只能把錢存到銀行呢?
【看中國2015年11月20日訊】在目前的金融制度框架下,把錢存到銀行,這是窮人唯一的選項。
過去33年裡,中國經濟年均9%左右的增長率,大部分的物品價格翻了幾倍、甚至幾十倍,但銀行存款利息還在原地打轉。這33年裡,中國金融在很多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銀行利潤連年暴漲,股東們肥的流油。這些成就多多少少源於小老百姓在儲蓄存款利息上的「讓利」,或者說「貢獻」。
筆者引用了國內外學者的一些代表性的研究觀點,無非要說明一點,中國居民儲蓄率高與中國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預防性儲蓄傾向有關,而這一點又與中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有關。說的通俗一些,當老百姓擔憂未來的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支出時,自然不敢花錢。
理想社會的公平原則應當是:窮人獲得更多社會福利保障,富人獲得較少的社會福利保障。但現實不是這樣。社會有的時候很美好,有的時候又讓人憤憤不平:越是貧窮的人,社會福利保障越少,他們也就越需要節衣縮食,儘可能增加銀行的儲蓄存款。
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一種反常現象:銀行存款利率越低,人們就越要增加儲蓄,為什麼呢?因為利息越低,未來的利息收入就越少,未來可動用的財富就越少,就越需要節儉,也就越需要增加儲蓄。而這種情況偏偏只是發生在中低收入者或者窮人的生活裡。對於富人來說,他們積累的財富足以應付未來的開支,並不需要增加預防性儲蓄,因此,銀行利息率的高低水平對富人的儲蓄意願並沒有實質的影響。當銀行存款不保值時,富人可以選擇其他保值手段,比如投資房地產等,而窮人則沒有選擇,因為沒有能力進行投資,他們只能通過減少消費來增加儲蓄,用以防禦未來的風險。
正常社會的根本目的,像儲蓄存款利率這樣直接涉及最廣大民眾切身利益的經濟槓桿和政策工具,它們的設置最應該體現出中國經濟和改革目的的,也就是讓廣大的普通老百姓受益。如果老百姓沒有收益,你這個改革就是只為富人設計的。不是嗎?曾履職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在接受官方記者採訪時說,「窮人將錢存到銀行,實際上是補貼了富人和大企業。 」
一個真實的故事是:如果沒有億萬中低收入階層的銀行儲蓄存款,沒有這些超低成本、甚至是負成本的儲蓄存款,央企、國企和富人貸款的來源就很有限,銀行的盈利也不會像過去二十年裡的那樣輝煌。
從這個意義上,當然是平民成就了高富帥。
中國金融的一個現狀是:窮人到銀行存款,富人到銀行貸款。
這是一個極為骨感的現實。一方面窮人只能把錢存到銀行,另一方面他們卻很難得到貸款,此外特別不公的是,窮人還要將錢低息存入銀行。這無意中形成了一個慣性的社會致富的金融模式:銀行把1萬個窮人家庭的儲蓄存款集中起來,卻事實上讓1個富人家庭使用這些金融資源。
儘管中國商業銀行體系建立的目的不是這樣,至少肯定不是故意這樣,但從商業銀行體系運營的結果看,從銀行存款來源和貸款去向的結果看,銀行信貸的最終結果似乎就是這樣:集中窮人的資源,幫富人發財。這當然不是中國金融制度的美好理想和目的,這只是中國金融需要面對的現實,在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的過程中,金融在社會資本分配方面起了關鍵的作用。
話說回來,在這方面數落、埋怨和指責商業銀行,沒什麼道理。商業銀行之所以叫商業銀行,是因為商業銀行是一個為了利潤最大化的金融企業。商業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不是雪中送炭的英雄,嫌貧愛富是銀行的天性,錦上添花才是銀行的最愛。這些並非中國特有,西方國家的銀行也如此。商業銀行不但要講經濟效益,而且要保證資金的安全,實事求是講,銀行貸款給窮人、個體戶和小企業的風險,要遠遠大於貸給大企業和富人的風險。
從市場經濟角度看,商業銀行的「嫌貧愛富」沒什麼問題。問題是,金融管理層在設計社會宏觀金融制度時,是否需要把窮人的金融利益考慮進來,是否也需要考慮金融資源對窮人致富的不可或缺性?特別是中國銀行業這些年巨賺,利潤率全球最高,銀行賺錢賺得連銀行家自己都不好意思說了,這也是事實 。
既然賺了那麼多錢,而且也是依靠壟斷窮人的金融資源而致富,那麼,銀行能不能、該不該多承擔一點對窮人放款的金融風險呢?這值得考慮。
記得前些年國內突然掀起一股討論企業社會責任的熱潮,大小明星企業家紛紛談論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有意思的是,那些討論和提倡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家和銀行家,似乎都是從事壟斷行業的。有人就說,中國的事情很怪,正是那些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和銀行家們,在討論和呼籲中國的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
什麼是銀行和銀行家的社會責任?銀行的社會責任就是把儲蓄存款資源多分配一點給那些需要貸款同時雇佣了大多數窮人的中小企業。
也許,資本主義國家的銀行和市場經濟國家的銀行沒有這個社會責任,但中國的銀行體繫在自己的門臉上貼了一個「社會主義」的標籤時,商業銀行該不該、可不可以比資本主義國家的商業銀行賺的少一點?銀行該不該向窮人讓利?筆者以為,一個公平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金融制度的平衡點是:銀行無需向窮人讓利,但金融制度應至少保障,窮人不會被迫向銀行讓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