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社會的鏡子

【看中國2015年11月05日訊】在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人民享有言論自由,報刊絕大部分是民辦的,可以實事求是地評論政府施政的得失;而不是像在中國大陸那樣全由政府操控,為不得民心的中共歌功頌德塗脂抹粉造成假象來欺騙民眾。就連已故的既害苦了民眾又毒害了中共本身的毛澤東那樣罪大惡極的暴君居然還被吹捧為「偉人」。正因為報刊是中共的御用工具,所以大陸的重點報紙都分為公開發行供民眾閱讀的版本,以及內部發行供官員瞭解民間動態以便控制的內刊。

舉例來說,上海的中共黨刊《解放日報》的內刊就登載過學者感嘆民國時期文壇群星燦爛,而中共執政後傑出作家寥若晨星,而且即使是其中最出名的也沒有一人水平超過1930年代的老作家們。在音樂界最著名的馬思聰,賀綠汀,雷振邦,瞎子阿炳,陳歌辛,黎錦光等作曲家都是在民國時代較寬鬆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曾創作了大量優美歌曲而有「歌仙」之譽的陳歌辛在1957年因批評中共被打成「右派」後再也無法發表優美的作品。同樣是中共下定義的「革命歌曲」,民國時代的聶耳,冼星海,賀綠汀作的曲都很優美動聽,而按照前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老共產黨員賀綠汀的說法,中共執政後的許多所謂「革命歌曲」已經差勁到了「一二一,踏步踏」式的喊口號水平。

「文革」時期推行的《毛澤東同志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以及中共當前推廣的《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的曲調都近乎乾嚎。本世紀初在公開發行的《上海畫報》上曾有作者本著良知,曲折地報導了一件事:舊上海的沙遜大廈(今「和平飯店」)曾附設舞廳,有一隻水平不低的伴奏樂隊。中共接管沙遜大廈後關閉了那家舞廳。1980年代中共宣稱深化改革,當局把上述樂隊1949年前是青年1980年代已年老但還精力不太差的樂師找回來,讓他們為和平飯店重開的舞池伴奏,以營造「開放」的氣氛。該文作者在報導的結尾巧妙地諷喻了中共統治下的缺少自由,他感嘆道「雖然已恢復了往昔的熱烈氣氛,但當年那種輕鬆的氣氛卻沒有了,而且永遠不會再有了」。

新聞業與音樂業都是文化事業。僅僅從文化事業這一窗口便足以看出中共統治的黑暗對精神的壓抑。

本文留言

作者方能達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