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帝堯是如何選擇帝位繼承人呢?(圖)

 2015-10-30 14:0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帝堯治國,推行的是天地之大道。而天地不言,其大道世人不明,又如何遵行?於是帝堯把推算制定曆法作為國家最重要的頭等大事,把不易被世人覺察的天道規律變成能夠遵從躬行曆法節令,讓曆法節令融入人們的言行視聽之中,成為人人自覺遵行的心法約束。


敬順上天,遵行天道。(網路圖片)

那麼,天道既明,曆法節令已正,而誰來協助帝堯推行天道、帶領萬民率性向道呢?當然是人君與各級人臣。帝堯深知,為政在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一人仁,一國興仁,一人讓,一國興讓,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因此,帝堯在安排好制定曆法的頭等大事之後,便把「為天下得人」作為天子的又一重要事務。《尚書•堯典》記載的第二件事就是帝堯選官,尤其是遴選考察繼位人的過程。其微言大義就體現在其記事的字裡行間。

堯選任帝位者,以尊天道為主

《堯典》記載:帝堯讓四方首領舉薦能繼承帝位之人,大臣推舉堯的兒子丹朱。堯認為其言不誠,生性好爭,不行。天地至真至誠,不誠之人違背天道,又何以率領天下人向道?大臣又舉薦共工。堯嫌其巧言令色,行為邪僻,輕慢上天,不行。洪水氾濫,民生辛苦,堯徵詢治水之人,眾人推薦了鯀。堯認為他違背天意,不遵教命,毀壞族氏,不行。大臣以為可以試用,堯乃尊眾人之議,試命鯀治水。鯀治水九年,以失敗告終。

由帝堯否定下議的原因可見,帝堯選官,首要的原則是:是否敬順上天,遵行天道。背離天道之人,是一票否決,絕對不與任用的。用後人的話說是任人唯賢,而賢與不賢的分水嶺卻是能否敬順上天,遵行天道。而且,帝堯選官與遴選繼位人,完全出於公義,不論親疏遠近,一律以敬順上天、孝悌純正、德高而有利於天下人為標準,不帶絲毫個人的私利。大臣舉薦其子丹朱,帝堯認為兒子丹朱不成器,授位於丹朱,則天下人受其害,而丹朱一人得利,為丹朱一人之利,而損害天下大道與天下人,帝堯執意不為。

堯欲讓虞接位,先試驗其德行

帝堯又徵詢四方首領們說:「我在位七十年了,你們誰能遵從天意,接替我的職位?」首領們說:「我們無德,不配接替帝位。」堯說:「你們也可以明察並推舉隱沒在下位的賢者。」眾人紛紛向帝堯進言說:「有一個隱居民間的獨身男子,叫虞舜。」帝堯說:「好呀!我也聽說過這個人。他怎麼樣?」首領們說:「他是樂師瞽瞍的兒子。父親頑固愚蠢,後母言語憎亂,兄弟傲慢凶狠,舜能以孝悌之道與他們和諧相處,以恭明的美德處理家政事務,心中不生任何邪念。」帝堯說:「我得試試他!把女兒嫁給他,考考他與兩個女兒相處的德行。」於是就命令兩個女兒下到媯汭之濱,嫁為舜婦。

虞舜出身卑微,隱居民間。帝堯聽說他聰明賢達,打算讓他繼承帝位,便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考察他在家的品德與理家才能。又授官位於舜,多次把難辦的事交給他,同時派了九個男子與他相處,考察他在外為政的法則,並叮囑他要恪盡職守。舜在歷山耕種,歷山人都互讓田界;他在雷澤打魚,四圍的人都互讓居處;他在黃河邊製作陶器,河濱人生產的陶器沒有粗糙破損的。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了村莊,兩年成了集鎮,三年成了都市。於是堯賞賜給他衣服和琴,給他修了倉庫,賜予他牛羊。

堯擇人具深意,舜以德待人獲帝位

舜的父母、兄弟想殺舜,舜幾次都智慧逃脫。返回之後,舜越發孝順父母,善待兄弟。於是堯便讓他去推行五教,命他發揚美好的人倫五常之德,嚴格用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去規範引導百姓。百姓都能遵循這五種道德規範了,就命舜去各官府辦事,舜都辦的很好。三年之後,帝堯把帝位讓給了虞舜。

上古賢者眾多,帝堯為什麼如此看重躬行孝悌之道的虞舜?並命其推行人倫五常之德去教化百姓?其微言之中的大義可謂深矣!

天地之道治國​,君臣齊心為民​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上天至尊至正,大地至順至貞;上天創始萬物,大地順承上天而養成萬物。人法天則地,而天尊地卑,是故天地之道,在君臣則是君仁臣忠,在父子則是父義子孝。如此,君行君道,臣盡臣責,父行父義,子盡子孝。天地之道猶如自上而下貫通的一根大軸,君臣父子、志士仁人以及天下萬民,都在這根大軸所規定的位置上,各安其分,各行其道,都在天地之軸的帶動下,與天地同步同速的活動運行,人人自覺躬行天道。如此,天子群臣則不用勞心費力,頤使氣指,天下垂衣而治矣!若綱常倫理不修,父子之義不明,人人身不修,戶戶家不齊,要想天下不亂,則不可能矣!

大道至簡至易。以天地之大道治國,天下可運於掌,就這麼簡單易行!帝堯不愧為英明聖王,不但深明此治國之大道,身體力行,而且慧眼明察,遴選培養能躬行併發揚此道的虞舜,把此天地大道具體化為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倫五常,推行與天下萬民萬家。人是家庭的成員,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結構單位,家和萬事興。把齊家的倫理道德與方法推廣開去,便是治國平天下的法則了。人人身修而家自齊,戶戶家齊而國自治,天下自平矣。

另外,帝堯與大臣商議天下大事,大臣們都暢所欲言,幾乎全是「率爾」以對,應語隨答,不假思索,不雜私心。君臣上下,竟無些許戒惕防範,至誠至信。面對顯赫的帝位,大臣們一句「我們無德,不配接替帝位。」感動的人直想掉淚!多麼質樸、多麼真誠、多麼負責的應答!難怪「堯帥天下以道而民從之」,有如此像天地一樣至誠至信、無私無邪、一心為公的大德臣子在位,何愁萬民不從而天下不能大平?

考察帝堯選官及其培養虞舜的全過程,何其慎重嚴謹!何其正大、光明、無私!難怪孔子讚嘆其「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而「心嚮往之」不已。

《孟子》曰:「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仁哉,帝堯!大哉,堯之為君!

責任編輯: 愷歆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