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距離金融危機有多遠?(圖)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的總部。(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5年10月23日訊】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10月22日發文指,中國經濟放緩,全球股市匯市動盪令投資者對中國發生系統性、全局性金融風險的恐慌情緒蔓延,人民幣大幅貶值最有可能成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英國《金融時報》10月22日發表署名桑言的文章,作者,《中國距離金融危機有多遠?》。文章說,儘管中國正在號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8、9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處於榮枯線下,讓三季度中國6.9%的GDP增速顯得不那麼令人信服。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全球股市和匯市動盪,說明投資者看空中國,對中國發生系統性、全局性金融風險的情緒仍在蔓延。從房地產投資數據而言,2015年以來,中國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一路下跌,1-9月累計增速已從年初的10.4%降至2.6%,連續兩個月度增速為負。房地產開發投資低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幅度繼續拉大,逐利資本正在拋棄這個曾經遍地黃金的行業。一些地區的情況更糟,如遼寧、黑龍江、內蒙古1-9月累計增速分別為-24.6%、-22.0%和-18.0%。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程曉農就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潛在的金融危機表示:

《金融時報》的文章表示,雖然中國房地產市場風險還可控,但中國地方債違約風險加劇。房地產投資需求下降,真正威脅的是政府債務。單看中央政府,如克強總理所言「中國政府債務風險可控」。2015年1-9月累計中央本級稅收收入已達5.2萬億,一般公共財政支出只有1.8萬億,保守估計全年盈餘在4萬億以上。地方政府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以2013年6月數據看,18萬億的地方債分散在省級、市級、縣級、鄉鎮,其中70%在市縣。融資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項目,收入還抵不過運營成本。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根本收不抵支,2013、2014的缺口高達5萬億以上。地方政府主要靠賣地脫困,土地出讓的豐厚收益主要來源自房地產業,房地產用地在面積上僅佔土地供應的1/4,但價格卻遠遠高於工業用地。以廣東省為例,上半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下降50%。由於地方債務中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和信託融資佔比高達75%,如果國家不再為地方政府提供信用背書,債務違約一旦發生,其範圍之廣、時間窗口之集中,將對金融系統和社會穩定造成難以估量的衝擊。

程曉農也指出,中國的金融危機實際上早已出現,只是中國政府靠各種手段把它轉嫁給老百姓:

文章還指出,中國地方經濟已經失去發展動力。放寬視角來看,一旦地價進入下降通道,則新建房屋售價降低,去庫存壓力會帶動存量房、二手房價格齊跌,眼下正值恐慌時刻,極有可能出現羊群效應引發拋售狂潮。中國地產市場的暴跌比股市要恐怖的多,和股市融資盤不及市值的10%相比,房地產業的槓桿率高達3-5倍且房產的變現能力差得多,大規模的開發商倒閉和購房者斷供,將導致銀行和民間借貸市場危機,並經由上下游產業鏈引起實體經濟大動盪。

文章說,中國經濟是否能重回增長軌道,取決於人民幣能否保持穩定。中國外匯儲備經歷了五連降之後,9月份已降至3.5萬億美元,特別是8月份比7月份直降939億美元,一度引發匯市大震。外儲流出中的相當一大部分應屬熱錢。自從2005年7月人民幣匯改以來,一波又一波押注人民幣升值的資本在股市和房市中累積的數量是一個不可知的黑洞,在貶值預期下熱錢將加速撤離,完全有可能引發房價崩塌,潘多拉之盒就此打開。

程曉農就此表示:

文章認為,人民幣大幅貶值最有可能成為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假若匯市穩定,房價不至於暴跌,那麼風險敞口最高的是地方政府債務。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根植於地方,10餘年過後,房地產開髮帶動下土地財政支撐的地方經濟增長模式已是窮途末路,財稅改革勢在必行,留給中國中央政府的時間並不充裕。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