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是誰呢?(組圖)
攝影術最早傳入中國是在1844年,由當時法國海關總檢查長於勒·埃及爾為當時清政府兩廣總督耆英拍攝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現存法國巴黎攝影博物館中。1844年,耆英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亦曾提到英、法、美、葡四國使臣曾向他索取「小照」,他將4份「小照」分別贈給他們的事。耆英雖為清室貴族,但思想較開放,較早地接受當時被稱為能「收魂攝魄之妖術」的攝影術,並將其應用到外交活動中。由於照相機有「收魂攝魄之妖術」的謠傳,加之女性形象被拍攝、複製、流傳在當時傳統時代屬於極不名譽之事,所以攝影術傳入中國數十年一直未流入宮廷。直到晚清光緒年間,思想開通的珍妃將照相機帶進後宮,拍攝不少照片。珍妃入宮時間是光緒十四年(1888年)。但是珍妃失勢後,其所攝照片幾乎都被慈禧所毀,僅餘一張正面頭像。
慈禧的御用攝影師—裕勛齡(網路圖片)
裕勛齡是德齡公主的哥哥,他因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出身,優雅英俊的氣質被選入宮中成為慈禧的御用攝影師,慈禧的很多傳世之照都是出自他之手。上圖的這張裕勛齡的照片還是日本一位攝影師給他拍攝的,當時還沒有戴上眼鏡,其容貌和氣質絕對屬於當時的宮廷美男子。
裕勛齡的父親叫裕庚,漢軍正白旗人,是清朝第一任駐法公使(1895年)。在此之前,還擔任過駐日公使(1884年)。1895年,裕勛齡之父裕庚出使日本及歐洲各國,裕勛齡與其兩位妹妹德齡和容齡三人隨行,並在法國巴黎留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三人隨父回國,德齡與容齡被慈禧封為御前女官。德齡就是後來著名的「德齡公主」,因為精通外語,主要負責協助慈禧處理外交事務。德齡後來嫁給一個美國人,旅居海外,寫了很多關於紫禁城生活的書,在當時轟動一時。裕德齡不僅姿容絕倫,而且還從國外帶來了許多洋玩意,容齡則師從現代舞鼻祖伊莎多拉·鄧肯,是中國現代舞蹈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她曾在巴黎國立音樂舞蹈學院學習舞蹈,擅長芭蕾和希臘舞。而勛齡因給慈禧太后拍攝照片而名聲大躁。
1900年「庚子國變」之後,慈禧太后為同洋人拉近關係,開始引入一些西洋玩意兒,加之海外歸來的德齡、容齡姐妹亦加以慫恿,打消顧慮,遂留下了許多照片。慈禧太后的照片多由勛齡所拍。慈禧對每次拍照都異常重視,在照相前要親翻曆書,選定良辰吉日。在1903——1906年之間,慈禧共拍了30多張裝飾、體態各異的照片,印刷放大成數百張,每張有25.4厘米長,個別得意之照還放大成76.2厘米的巨照,並讓如意館畫師把照片著色,托裱於硬紙板上,以供懸掛和賞賜之用。目前,除了北京故宮外,流落於民間的慈禧原照已是風毛麟角,因此收藏的價值很大。1990年,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用1.3萬英鎊從拍賣行購進一張。
攝影在當時主要還是採用玻璃版底片或干片,它的成像程序複雜,全部照相材料均須進口,成本昂貴。如今故宮博物院內換珍藏著大量當年所攝的玻璃底片和照片,其中僅慈禧一人晚年所拍照的三十餘種裝束、神態各異的照片就有百餘張,大多系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其七旬壽辰前的留影,都是由清廷曾駐日、法公使三品卿銜裕庚的次子勛齡所攝。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曾在西方研習過攝影術的勛齡奉旨進宮,攜帶剛運回國的全套照相器材,專門為慈禧太后拍照。勛齡的妹妹容齡曾任慈禧御前女官,她回憶說:「有一次,慈禧問我姊妹倆會不會照相,她想在畫像之前先照幾張相,從外邊找人來照相不很方便。我母親說:」她們兩人不會照相,奴才勛齡會照相。‘慈禧說:「那很好,明天就讓他進來給我照相,照出相來好讓柯姑娘照著畫。’」勛齡曾自述:「光緒年間,勛齡及兩妹追隨先母,同侍宮闈,凡慈禧太后之御照,莫不由僕一人所攝。」
慈禧扮「普陀山觀音大士」(網路圖片)
最值得一提的照片就是慈禧太后和侍從們坐在湖中平底船上,由她本人扮成「普陀山觀音大士」,大太監李蓮英扮成觀音身旁的護法神韋陀,公主們扮成龍女,營造西方極樂世界情境的那張照片了。這恐怕是中國人有史以來的第一張藝術攝影照片。除了攝影所必須的造型要素,如光線、構圖之類外,還必須要牽涉服裝、化妝、道具等戲劇要素。
據皇室檔案記載:「七月十六日海裡照相。乘平底船,不要蓮。四格格(指慶親王奕之女)扮善財,穿蓮花衣,著下屋繃。蓮英扮韋陀,想著帶韋陀盔、行頭。三姑娘、五姑娘(均指奕之女)扮撐船仙女,帶漁家罩,穿素白蛇衣服,想著帶行頭,紅綠亦可。船上槳要兩個,著花園預備。帶竹葉之竹竿十數根,著三順(內務府人員)預備。」此段記述,頗像現代影視導演的前期計畫,詳細而週全。勛齡還拍照了許多慈禧的娛樂生活照和肖像照,並被慈禧太后在70大壽(1904年)前,令奴才們懸掛在紫禁城和頤和園等處,作為收藏和賞賜大臣們之用。也因此,這些照片後來流向民間,成為珍貴的歷史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