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副作用」:大宗商品供應過剩恐加劇

【看中國2015年08月21日訊】上週中國央行兩日接連下調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逾千點,人民幣匯率兩日跌幅創11年來新高。海外媒體文章提到,如果說人民幣貶值對中國鋼鐵和鋁生產商是利好,對全球其他同行就可能是威脅,因為中國出口價會更低。今年1-7月中國鋼鐵出口量與全球第二鋼鐵產國日本全國產量相當。印度第三大鋼鐵企業的CFO稱,中國出口擾亂定價和國際供需,製造全行業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文章提到人民幣貶值的另一方面影響,即貶值增加中國進口原材料的成本,提高國產煤炭、鐵礦石和鋁的市場競爭力,刺激中國加大這類大宗商品的生產。中國經濟增長原本就已明顯下滑,對資源性大宗商品的需求疲弱,人民幣貶值使面臨供過於求的大宗商品又增添下行壓力。

文章提到,麥格理估算,中國的鋁和鋼鐵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熱煤和冶金煤的產量佔比超過70%,煉鋼重要原料鐵礦石的產量佔比倒只有10%。

而這幾種大宗商品的國際價格都處於低谷,本週鋁價創六年新低,今年前七個月,煤炭價格大跌將近34%,煤炭期價現處12年來低谷。這種時候,人民幣下跌就可能維持供應增長,暫時壓低市價。

但僅僅憑藉人民幣貶值的力量可能不足以改變中國出口增長下滑的趨勢。

本月初公布的7月中國出口同比降幅為四個月來最大。海外媒體文章提到,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通過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增長其實既沒什麼用也沒必要 。

中金債券分析團隊認為,一國出口增長與全球的需求有關,不單單由本國自身的匯率決定,所以人民幣貶值對國內出口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