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過去:此情可待成追憶……

【看中國2015年07月16日訊】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股市「過山車」般的大幅震盪走勢令世人大開眼界、瞠目結舌,從千股跌停到千股漲停,再到千股跌停,創造出了中國證券史上前無古人的驚天巨震奇觀。應該說給我們每個人都上了一堂驚心動魄的現實風險課。理智地講,人們應該趁此機會好好反思一下中國股市發生這種極端異常市場現象的前因後果,並以此為鑒,最大限度地避免股票市場再次出現暴漲暴跌的非理性市場行為。然而,就在中國政府聯手幾家金融監管機構「暴力救市」,推出一系列大手筆救市措施及政策後,一些無良股評分析人士又開始拋出上證綜指「8000點論」、「萬點論」的怪調,說他們是一副「惡意做多」的嘴臉一點也不為過。那麼,這種虛幻的狂躁、妄念,到底面對的是怎樣嚴酷的現實呢?在這裡,我們不妨一道進行一些平心靜氣地分析,看看這虛與實之間的真實距離。

從國內媒體此前的報導可以看出,2014年到2015年,中國的全民炒股之風不可謂不濃烈,有效股東賬戶據說達到了9000萬戶以上。毫無疑問,這儼然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在政府、媒體、機構、甚至券商極力做多的亢奮中,在「4000點才是牛市的開始」、「5000點不是夢」、「上證指數萬點並不遙遠」的搖旗吶喊聲中,全民總動員,推動股指大幅上漲。更有甚者,多年以前銷聲匿跡的透支買賣行為再度抬頭,捲土重來,並且改頭換面,以「產品創新」的形式進入證券市場。結果,傳統的融資融券竟然變成了小兒科,而場內場外配資行為則大行其道。場外甚至可以按場內資金的3-5倍進行槓桿配資,極度放大了股市的買盤,成為推動股指上漲的「全新」動力。結果,兩市總成交量逐級放大,並最終突破萬億,甚至還出現了因滬市單日成交總量破萬億,超過了最初的設定值,上證所交易系統出現「爆表」的火爆事件。滬深股市典型的資金市特徵彰顯無疑。

於是,在中國經濟總體形勢極不看好的背景下,股市泡沫接過了過去十年房地產泡沫大旗在證券市場上呼風喚雨,大有不把泡沫吹破誓不罷休的雷霆之勢。於是,到證券營業部開設股票賬戶的新股民排起了長龍;於是,在股市一夜暴富的各色真人版報導頻現媒體、層出不窮;於是,上證綜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上漲幅度超過100%(157.5%);於是在6月初,滬深兩市股票的動態平均市盈率上升到超過60倍,創業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則達到了令人吃驚的140多倍,價格中樞上移,價值中樞下移;於是……接下來6-7月間發生的一切,大家有目共睹,無需贅述……

那麼,在官方新近聯合推出的「救市」新政策的干預之下,中國股市的未來還有可能繼續形成更大的升勢嗎?

實事求是地說,從銀行、基金公司、投資公司等機構的角度來看,現在已經不是繼續放大槓桿、繼續投入的時候了,相反,應該是考慮、琢磨怎麼樣全身而退的時候了,因為很多相關機構估計早已深陷其中,所以只會利用這個機會想法自救。同時,管理層也不可能讓這些機構繼續深入套牢盤區間,變身為那些個高位套牢者的接盤俠。原因很簡單,如果銀行繼續這樣深陷下去,就會走向破產的邊緣。本來,地方債務、房地產兩隻腳就已經在銀行的懷裡了,如果股市再插進一腳,將來銀行問題最終爆發的時候,會異常難看難受。此外,全民炒股已經出現,但短期內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社會閑散資源加入炒股了。所以,從市場上的資金角度來看,也不可能形成更大的民間增量入市資金。而且,經過這次矯枉過正式的劇烈震盪調整後,融資的規模應該是很難超過以前了。

言而總之,作為典型政策市加資金市的滬深股市,從資金推動型的方式來看,估計很難再次達到以前的規模,那可是滬市單日成交上萬億的規模。所以,所謂「滬指8000點」、「滬指萬點」的說法,都只會是幻想家的忽悠。

因此,我們的觀點依舊,如果不是專業炒家,擇機全身而退,遠離當下這個市場是明智、合理、審時度勢的選擇。因為,你必須清楚:中國股市最終是為誰服務的!也更要清楚,在這樣的市場氛圍裡,散戶最後只能是炮灰的角色。你不做炮灰,誰會去做炮灰?

「想起初相見,似天旋地轉;當意念改變,如過眼雲煙」。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中國股市自建立之日起,便在政府有形或無形之手的操控下週期性地暴漲暴跌,托市/砸市的循環套路一直相伴相隨,了無新意,目前似乎又完成了一個輪迴——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國特色的股票市場!近25年的滄桑,改變的只是股票指數上下波動的區間數值,不變的卻是一撥又一撥散戶投資者們痛心疾首、揮之不去夢魘——有多少人在其中失去了他們應該擁有的一切:工作、家庭、財富、朋友、情感、甚至身家性命,這樣慘痛的代價難道還不夠嗎?為什麼還要讓這種似曾相識的歷史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們身邊週而復始地上演、一次又一次地讓人痛徹心扉、肝膽俱裂?難道,這真的是人性的弱點使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免責聲明】看中國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亦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請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據此進行相關證券投資操作而產生的全部責任。

本文留言

作者靖曄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