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浪漫的愛情「張生煮海」(圖)
相信人人皆聽說過「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也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另有一種說法為: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柳毅傳書、董永與七仙女)。
這些神話傳說在民間以口傳、文稿、戲曲等形式廣為流傳,深切地烙印在民眾的心裏。在這四大神話傳說中,有一個共通性,也是它們之所以讓人過目(耳)不忘的重要關鍵,那就是它們都是讓人縈繞於懷,甚有貼切體會的愛情故事。愛情故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情節豐富、男女之間互相堅持「非對方不可」的撼動、或令讀者一再自其中萌發「那是堪稱天下獨一無二,再難尋覓的纏綿悱惻」之思。
四大傳說故事之外,實則另有多起感人肺腑、讓人動容的愛情故事。(圖片來源:Pixabay)
知名戲曲:張生煮海
在百姓相傳的四大傳說故事之外,實則另有多起感人肺腑、讓人動容的愛情故事,例如,由元雜劇作家李好古所著的《沙門島張生煮海》,簡稱為《張羽煮海》。據說《張羽煮海》正是受到唐代李朝威所著的傳奇小説《柳毅傳》(也就是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之一的柳毅傳書)所影響。此劇與《柳毅傳書》同樣是元雜劇中,神人戀愛的著名傳說。清代戲曲家李漁特將此兩劇的故事情節改編為《蜃中樓》。
據說《張生煮海》現今存有基本情節相同的《元曲選》本與《柳枝集》本,此兩本的差別在於第三折的媒人不同。《柳枝集》的媒人由正旦所扮的閬苑仙母所唱,《元曲選》本由正末所扮的媒人石佛寺長老所唱。此文的版本為《元曲選》本。
金童玉女被罰下凡,投胎為張生與龍女
瑤池會上,一對金童玉女因為有思凡之心,遭受懲罰,得投胎至凡間。金童者,托生於潮州張家,深通儒教,作一秀士。玉女則至東海龍神處,生為女子。待兩者償還了宿債,才能歸正道。
金童托生的男子,姓張名羽,表字伯騰,父母早年已逝。他自幼頗學詩書,奈何求取功名未遂。一日,他閑游於海上,忽見一座古寺。他特地前往。徵求石佛寺中長老的同意後,獲得一淨室得以溫習經史。
張羽喜得一清境處所,無閒人聒噪,能夠盡興攬讀詩書。歡悅間,他喚家僮取琴過來,隨即開始於夜間撫琴。
瓊蓮受琴聲吸引,與張羽定終生之盟
湊巧,東海龍神第三女瓊蓮公主與侍女梅香相約晚間一同於海上散心,欣賞景致。兩人受到張羽的琴聲吸引,駐足聆聽。兩人耳聽出落著指下功的弦中語,深感琴聲悠揚,入耳動聽。張羽後因琴弦忽斷,特地出門觀望。見到聽得如醉如痴的三公主,便邀之至書房繼續賞音。兩人一見傾心。公主贈以冰蠶鮫綃帕,囑咐張羽持此信物,於八月中秋節至龍宮求婚。
待公主與侍女離開,張羽想到公主妖嬈艷冶,絕世無雙,又與他相約中秋之際,再至海岸邊尋她。張羽內心難耐,便叮囑家僮看守琴劍書箱,他則手持鮫綃手帕,趕到海岸邊尋三公主。
不料,張羽卻在青山綠水、翠柏蒼松間失了方向。幸虧他後來碰上了毛女仙姑,張羽告知仙姑,他與龍姑娘有中秋之約,只是自己隨即尋訪,才迷了路。經過仙姑提示,張羽才得知龍姑娘是龍宮之女,於是開始擔心凶暴的龍王不肯答應婚事。
毛女仙姑為圓張羽心願,贈送三法器
原本奉東華上仙的法旨,欲來指引張羽歸還正道的仙姑,在聽聞張羽的意圖後,願意一圓他與三公主的姻緣。仙姑為了替張羽解決龍王的阻饒,即贈與張羽三件法器。仙姑贈送的三件法器分別為:銀鍋一隻,金錢一文,鐵杓一把,她遂教導張羽用鐵杓舀海水在鍋裡,放金錢在水內。並告訴他:「煎一分,海水必去十丈;煎二分,海水必去二十丈;煎干了鍋,海水則見底。當海域遭此劫難,龍王勢必不會放任事態益發嚴重,一定會派人前來,招你為婿。」
張羽為愛煮海,海水起烈焰驚動龍王
隨後,張羽與家僮一同到沙門島海岸邊,使用仙姑贈與的三件法器,頓時海水果真如仙姑所說,被煮到翻騰沸滾了起來。
在禪床打坐的石佛寺長老,獲得東海龍王所派遣的使者的通知,得知龍王在海水滾沸的慘況下,無處可逃躲,因而急忙親自趕至沙門島海岸邊,欲勸化張羽。後來,長老為瞭解決持續進行的禍害,欲擔任東海龍王的做媒者,招張羽為佳婿。於是,長老便偕帶張羽潛入海裡,到達水府。
由於,大海被滾攪得揚塵、起烈焰,因此東海龍王開始詢問三公主與張羽,一切事情的前因後果。當提及仙姑給予的三件法寶時,東華上仙現身,告知龍王更多因由。
東華上仙現身,道盡前世因由
東華上仙對龍王說道:「那張生不是你女婿,那瓊蓮也不是你女兒。他二人前世乃是瑤池上的金童玉女,因為一念思凡,謫罰下界。如今償還夙契,便讓他兩早日離開水府,重返瑤池,共證前因,一同歸回仙位。」
接著,東華上仙再對三公主與張羽說道:「你們本是玉女金童,投凡世淹留數載。石佛寺夜月彈琴,求鳳凰留情殢色。張羽本以為許諾的佳期無處追尋,他於迷途間遇仙姑,仙姑贈送三件法寶,讓張羽煮海,一償宿願。今朝則理應返回仙界,散一天異香杳靄。」
三公主與張羽聽聞後,雙雙叩拜言謝,最終雙雙攜手登仙,結束了茫茫塵世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