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各國如何考狀元?(組圖)
日本大學入學統一考試,福島大學考場,學生們正在等待宣布考試開始。(圖片來源:東方IC、日本共同社)
隨著高考成績的出爐,各地高考「狀元」紛紛出爐,成為媒體的寵兒和各大名牌院校爭奪的焦點。在其他國家,也會有被稱為高考「狀元」的一群人嗎?
日本大學入學統一考試,福島大學考場,學生們正在等待宣布考試開始。(圖片來源:東方IC、日本共同社)
日本:成績屬於個人隱私不公布不排名
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學歷的國家,特別是名牌大學學歷。一個人擁有的學歷會直接影響到其職業的好壞和薪水高低。日本有個詞語「四當五落」,意思是每天努力學習只睡四個小時就會考上理想的大學,每天睡五個小時就會落榜,可見日本高考的殘酷。
日本人上大學需要考兩次試。第一次是全國統一性的考試,類似我們的高考,叫作大學入學中心考試,每年的一月下旬舉行。考試不分文理科,考試科目有:國語、英語、數學、理科、社會學科。第二次是各個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等著第一次考試的成績出來後就可以參加志願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了。
但是日本全國統一性考試成績也是不公布、不排名的。所以沒有統考狀元之說。並且,由於參加完統考後學生還要根據各學校的要求,參加所報考學校的筆試和面試,不是統考成績好就一定能升入理想的大學。大學在把成績作為重要參考的同時,還會對學生的性格、興趣、自我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感等因素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評估。
一些高中或補習學校要宣傳自己的學校教學水平,也只是說有多少學生考上了哪些名校,媒體更是不會對高分學生大量報導,認為不利於年輕人的成長。相對於考試成績,媒體對於學生們的正面報導常是學生們進行小研究取得的成績。
美國高考:高考成績只是眾多申請材料中的一項
美國「高考」現場(圖片來源:網路)
美國現行的高校招生入學考試主要有兩種,SAT和ACT。兩類考試都是一種著眼於對學生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和適應性測驗的配置性考試。兩者都可以一年考多次,學生可以選擇成績最好的一次申報大學。SAT以多項選擇題為考試形式。考試不限考生年齡與考試次數。SAT1是推理測驗,旨在考察學生的能力是否足夠適應大學教育。SAT2是學科的測試,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SAT2大部分學校是不需提交的,除非學校特殊規定需要提交。而ACT更強調考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
無論是SAT還是ACT,成績只能夠體現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潛在的學習能力,是眾多申請材料中的一部分。名校選拔新生除了SAT或ACT成績外,還綜合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學生學習興趣與經歷、社會能力、入學目的和人生志向等等。學生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在陸續收到各種大學錄取通知書後,結合各校的具體情況和獎學金等因素來綜合考慮,再進行選擇和決定。所以美國沒有什麼「SAT滿分」狀元的說法。SAT成績僅是眾多申請材料中的一部分,在美國大學生眼中,同時拿到n所名校offer的學子才是所謂的「牛人」。
德國高考Abitur:沒有狀元淡定入學
德國波茨坦大學的學生們入學後在參加交流活動。(圖片來源:德國波茨坦大學官方網站)
在德國,有一項相當於中國高考的考試Abitur,學生們通過這項考試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有資格進入大學學習,而學習成績一般的、只能達到中學畢業水平的學生就只能進入職業院校繼續學習了。Abitur考試事實上是德國的中學畢業考試,學生們讀到12或者13年級(根據所在州的教育政策有不同的規定,一般為在中學時修滿100個學分才可獲得考試資格)時就要參加這項考試。Abitur成績只能算作前往大學就讀的條件之一,學生在確定是否被錄取時還需要符合各個大學自己列出的眾多條件。
在德國,沒有人在意記錄高考「狀元」是有很多原因的。德國的計分制度和中國差別很大,德國考試分數是一律折算為等級計算的,一般由高到低分為1~5分,分數計量沒有中國那樣細緻,因此沒有辦法做到精確計分,只能劃分等級。此外,德國的大學和專業雖然也有排名,但各大院校和專業之間的差距不大,除了區分職業院校和大學以外,沒有等級之分,教學質量也沒有太大區別,教育資源比較平均。綜合這些原因,德國學生從不在意考試名次,也自然不會有人注意誰是第一名了。大多數學生基於自己居住地點的考慮會選擇離家比較近的本州的大學,競爭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