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央行再就打破剛兌表態 債務違約將高發

【看中國2015年06月21日訊】大陸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要打破剛性兌付,在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風險的前提下,讓違約事件培養投資者風險意識,從而消除市場扭曲。

潘功勝是在6月19日-20日舉行的「2015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發表的此番講話。他認為,在中國的財富管理中,剛性兌付的情況時有發生,既扭曲了市場機制,提高無風險的收益率水平,又引發了嚴重的道德風險。

4月29日,央行就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中表示,「剛性兌付」現象有悖於「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市場原則,不僅助長了道德風險,也抬高了市場無風險資金定價,引發資金在不同市場間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動。並稱,應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

在今年3月,李克強公開表示,中國允許個案金融風險發生,會按照市場原則進行清算,這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也是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

這是中共政府第一次對金融風險明確表態,業內人士認為這說明要逐步打破剛性兌付,個案性的違約事件將會越來越多。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發生或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已經爆發過風險的領域承認其風險的存在,並暗示風險可能還會增加;二是對尚未發生過違約或清算案例的領域進行預警,比如地方政府債務和銀行存款。

年初至今,中國國內公募債券市場已經歷了三次違約,債務違約漸趨常態化。

4月7日,中科雲網發布公告稱,由於尚有2.41億元資金缺口,無法按時、足額償付2012年公司債券應付利息及回售款項,構成對本期債券實質違約,公募債券市場迎來本金違約第一單。

4月21日,天威集團因未能按期支付所發中票利息,成為首家債券違約的國企。

5月25日,珠海中富晚間發布《2012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兌付利息及無法按時足額兌付本金的公告》,宣布債務違約。

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預計,由於經濟未能企穩,中國企業的信用記錄正在惡化。未來數月可能見到更多違約,最糟糕的時刻尚未來臨。

違約由私募向公募、由民企向國企蔓延的趨勢仍會繼續。包括銀行、機構分析師在內的專業人士,都認為不斷違約的事件會造成連鎖反應,使信用危機不斷爆發。聯想到規模更龐大的地方融資平臺債務時,市場的憂慮情緒不斷加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