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縱橫】河東河西十五年(圖)
中國大陸多年來被稱為世界工廠。圖為安徽淮北一家成衣工廠的工人。(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5年06月05日訊】十五年前,大量廉價勞動力從農村湧向城市,把中國大陸變成世界工廠。全世界範圍的產品,從汗衫、輪胎到自行車,價格因此而下降,讓發達國家的消費者受益匪淺,中央銀行可以保持低息政策而不需要太擔心通貨膨脹。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的世界工廠幫助吹大了房屋次級貸款規模,幫助吹大了美國的地產泡沫。
2008、2009年,地產泡沫破裂,發達國家陷入金融危機,經濟蕭條接踵而至。這個時候,正是中國房地產泡沫迅速膨脹的時期,北京砸下四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中國大陸對鋼材、水泥、棉花、石油的巨大需求支撐了世界經濟,尤其是自然資源豐富國家的經濟,避免了滯脹危機。
今天,中國造產品價格再次進入下跌週期,但這並不是因為廉價勞動力,而是多年膨脹造成的產能過剩。連帶著,從紐西蘭的奶牛場,澳大利亞的礦山,到巴西的甘蔗園,都跟著降價,短短六、七年的時間,中國從引擎變成剎車板。當然,世界範圍的通縮也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包括歐美市場需求不力、美國能源供應節節上升。但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其作用最為直接,也最大。
根據勞工部的統計,美國輪胎價格,過去32個月當中,有23個月在降價,降價幅度6.5%。過去38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有20個月在降價,降幅2.2.%。對美國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便宜了麼。但對宏觀經濟,從商業和政策的角度看,這可是嚴峻的經濟問題。因為廣泛的降價會傷害盈利水平,難以提高收入,難以增加投資,社會消費會因此減少,經濟慢慢陷入衰退乃至蕭條,這是一個惡性循環。2%的通脹率是健康的經濟現象,這也是美聯儲的政策風向標。美國服務行業基本處於2%的通脹水平,因為服務行業不容易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而商品價格的通脹率遠遠低於這個水平,四月份的商品通脹率只有0.1%。
中國正在為產能過剩付出代價,根據UBS銀行的估算,目前全世界有剩餘鋼材五億五千多萬噸,夠造一萬艘航空母艦,鋼筋價格從2012年以來降了44%,大部分剩餘鋼材在中國。中國大陸的出廠價連續三年多一直在下降,央行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降息、降低準備金率,但到目前位置仍然收效甚微。為了維持執政合法性,不惜一切代價刺激經濟,興奮劑吃到飽,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代人之後風水輪流轉,對中國經濟來說,十五年就已經轉了一百八十度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