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長江沉船曝背後隱患(組圖)
「東方之星」船舶沉船引國際聚焦。(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6月03日訊】(看中國記者岳詩涵綜合報導)6月1日晚間約9時28分,一艘從南京駛往重慶的客船在長江中遊湖北水域突然沉沒,隨後各大媒體展開跟蹤報導,除了不斷更新搜救最新進展、公布乘客名單外,船舶傾覆背後的根本原則成為外界討論與關注的話題。
曝中宣部下達緊急命令 海內外方向不同
根據中國大陸媒體稍早的報導,失事船舶為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東方之星」客船,當時船上載有乘客458人,其中內賓406人、旅行社隨行工作人員5人,以及船員47人。
初步的結論是,由於船舶在航行途中突遇龍捲風,在頂風逆行的情況下,導致船體瞬間翻沉。截至6月2日,仍有430多人下落不明。《人民日報》則在其微博上公布沉船遊客名單,年齡最大80多歲,最小3歲。
就在「東方之星」沉船的消息不斷更新之際,網路上傳出中共中宣部發出緊急命令,各省市區的媒體記者一律不准前往沉船現場採訪,一律使用官媒新華社通稿,以及中央電視臺提供的資料畫面。
(網路截圖)
隨後,《湖北日報》6月2日下午發表帖文稱,關於《國務院表示事故為「因大風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的消息,報導有誤,請讀者原諒。
(網路截圖)
緊接著,財新網引述中國氣象局的消息稱,不能確定沉船事故發生時是否遇到龍捲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出現了強對流的天氣。
不過,海外「中國數字時代」網站6月2日披露,造成「東方之星」沉船的主要原因是,船舶在遇到強對流、甚至是龍捲風的情況下,仍頂風前行。另一艘同行的遊船為了躲避大風決定拋錨躲風,躲過一劫。
(網路截圖)
惡劣天氣導致東方之星沉船?
«新京報»引述中國氣象局監測、氣象雷達監測資料和專家現場分析,6月1日晚間,「東方之星」沉船的時間剛好當地出現龍捲風,風力為12級以上。
當時龍卷主體位於長江江面,水平尺度不足1公里,龍卷持續時間約為15至20分鐘,屬局地性、小尺度,屬於突發性強對流災害天氣。
事實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稍早曾發布消息提醒,華南地區正直梅雨季節,日前接連出現4次的暴雨天氣,創下當地40年來降雨量新高,而長江中下游甚至會發生大洪水。
因此,原定從中國大陸起飛的太陽能動力飛機,也於6月1日在日本迫降,推遲越洋飛行。
船體設計致沉船事件發生?
那麼,「東方之星」沉船事件是天災還是人禍所致呢?
«新民晚報»援引上海海事大學教授許忠錫認為,「東方之星」船舶的設計本身存在安全問題。
「從目前材料和網上圖片來分析,沉沒的「東方之星」號客輪水面以上的高度約10米,水下深度約3米,相比海輪,船體受風面大,吃水淺,一旦遭遇巨風巨浪,非常容易發生傾覆。」許忠錫指出,「東方之星」船舶的設計是「頭重腳輕」,當遇到極端風浪時很難全身而退。
不過,他同時指出,「頭重腳輕」的缺陷並非「東方之星」船舶獨有,而是所有在內河行駛的船舶通病。因為長江流域狹長且蜿蜒曲折,致使許多船舶不得不選擇這樣的設計,來使船體變得更加靈活。
「遭遇這樣的極端天氣,客輪能採取的唯一應急措施是,立刻靠泊碼頭,用纜繩繫緊船體。」許忠錫表示,可惜的是這樣的機會船舶錯過了。
外媒:水道安全釀船舶行駛艱難
此外,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指出,造成「東方之星」沉船的另一個誘因是,水道工程所致。
自2013年開始,事發湖北監利水道所在的河段被納入荊江航道整治工程。工程起於湖北宜昌,止於湖南嶽陽,全長為280公里,總工期約42個月,總投資高達43億元人民幣。
工程施工期間,水道管理部採取的措施是,適當縮窄航道,滿足施工所需水域,因此給過往船舶帶來安全隱患。
由於船舶需要習慣航路路線的改變,致使經常發生航標碰損事故,此外,受近期水位大幅度增、減影響,船舶行駛、航道維護變得日益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