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移民到外國,都可以從事哪些工作?下面,和大家一起探究幾個主要的移民國家。
美國:8成華人集中在私企
美國主要媒體公布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在美的華裔移民中,有80.4%都集中在私人企業,屬打工族。有13.2%的美國華人在政府機構或是由政府支付薪水的機構就業,6.1%的美國華人自己開業當老闆。
華裔移民在美國從事的工作,排在第一位的工作是擔任餐館廚師,從事這一職業的男性佔來自大陸男性勞動力大軍的13.4%。據媒體資料顯示,目前在美國共有超過4萬家中餐館,大部分都是華人老闆、廚師和服務人員,涉及行業人數眾多。其次是計算機軟體開發等相關領域,就業人數佔到8.2%。排在第三位的是管理人員,就業人員佔5.1%。
美國招聘市場需求最大的職位分別有系統工程師、醫生助理以及大學教授。此外,對於初到美國的年輕女性華人來講,若精通英語,且又能通過美國護士的培訓,那麼選擇在醫院當護士也不錯,雖然辛苦,但薪水較高,甚至得到美國綠卡的時間比做軟體工程師的要早。
英國:中醫藥行業或更吃香
人到英國就業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行業:大學科研機構、市政府、中醫藥行業等。
第一類行業要求高學歷,一般要求博士學位(PHD),他們在英國大學完成學業以後留校做研究員或者博士後。
第二類是在政府部門工作(國內所謂事業單位),科研單位裡往往需要很多技術人員或研究助理,並不需要很高學歷,大學本科即可勝任,從事工作的一般是這些華人博士的太太或先生,他們往往持有「陪伴(dependence)簽證」。
第三類是中醫藥行業。在英國,中醫藥店工作機會不少,且該行業可以很吃香,職位主要是銷售,招聘對象一般為經濟類的畢業生。
總的來說,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且偏門的比熱門的更易就業。不過,英國企業在能找到本地人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考慮請外國人。所以,如果有點成本,還是在唐人街開中餐館吧。(據太平洋移民)
澳洲:髒累苦的工作賺得多
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近期移民特徵調查問卷》,結果發現新移民就業面臨的最大阻礙是語言和缺乏本地工作經驗,而非英語國家背景移民的失業率水平遠高於其他西方英語國家背景移民。
澳洲接受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而獨立技術類(會計,IT,工程,法律等)移民可以通過各類加分達到移民要求,因而絕大部分的畢業生是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就可以拿到移民資格。
但由於澳洲收入高,工作輕鬆,求職激烈程度遠低於中國,說白了就是個養懶人的地方,所以留下來的華人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有學歷有PR打雜工;二是眼高手低不工作;三是投靠華人企業,但待遇不好,工作時間較長,不倒兩三年便尋求到洋人企業工作的機會;四是求職受阻,自己開餐館,搞清潔,做小生意等,但要熬;五是進入主流華人社會,這些人大學期間異常努力,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有過英語環境的打工或實習經歷,參加求職培訓班,就業後務實肯干,故很容易在職場中上位,這類人一般在會計事務所、銀行、Telstra,IBM,Medicare等各大企業工作,底薪至少10萬澳幣。
當然,對於那些沒有什麼學歷的華人而言,只能從事當地白人不願意做的工作,這些工作辛苦、枯燥、繁瑣,包括電工、水管工、商場附近在烈日和暴雨下收購物推車或者在餐館刷盤子的人等。不過,在澳大利亞,人工成本很貴,而這些工作強度大、累、苦、髒,所以能賺得多。
加拿大:很難找到對口工作
國移民在加拿大所面臨的普遍困難,是加拿大不承認海外文憑和經驗,甚至連在海外加拿大公司的經驗也不認可,導致許多在國內事業有成的移民到了加拿大不得不重頭開始。加上去年以來,加元的持續走強,導致傳統製造業、高新產業和旅遊業一落千丈,這使大多數中國技術移民的就業之門變得越來越窄。
據加拿大移民局所作的《加拿大移民縱向調查》顯示,僅40%的外國移民在三年內可以找到自己覺得對口的工作。而華人從事的工作,高端的有醫生和律師,而常見的有餐館廚師、洗碗工、清潔工、服務員,甚至建築工、木匠工等等。
紐西蘭:華人因勤勞而更有優勢
西蘭接受投資、技術、創業、商業移民,總的來講,只要有錢有技術(移民對口職業),雅思過關,便可能拿到紐西蘭綠卡。因此,紐西蘭華人可以開農場、開餐館、開旅行社等。而對於通過勞務移民的華人來說,也並非無出路可言。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默默無聞、塌塌實實、一生勤勞是無數中國人的優良品質,華人的勤奮與上進使得多數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就可以白手起家,完全可以輕鬆實現有房有車夢,閑暇之餘還可以做全球旅行,讓全家人在地球的另一端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
例如,某小學文化程度的福建人,一窮二白,前些年通過勞務簽證來到紐西蘭,經過不到5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是擁有2家超市、3家加油站、1家農場的主人,全家移民至紐西蘭。如果沒有錢,沒有資源,注定必須擁有常人沒有的勇氣與毅力,大膽的邁出第一步。
責任編輯: 溫蒂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