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務違約高峰來臨 投資者難全身而退(圖)


今年是債務高峰期,中國經濟下行,債務違約事件將頻發(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5年04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21日下午,天威集團發布公告未能兌付15億元債券的利息,成為國有企業債券違約首例。而房地產開發商佳兆業美元計價債券本週也出現違約。中國目前這種債務違約情況隨時隨地會出現。

縱觀中國經濟走勢,2010年是信貸發放高峰,2011年至2013年是信託、債券等發行的高峰,信貸一般以5年期為主,信託、債券等大多在2-4年期左右,所以今年是債務高峰期。中國經濟下行,債務違約事件將頻發。

而第二季度由於經濟低迷及債券到期量大,低資質企業再融資仍然困難,同時處於年報和跟蹤評級集中披露期,信用事件爆發的概率偏高,實質違約案例將增多。相比企業債務,增長速度更為驚人的地方政府債務隱患更大。

債務違約接連發生 剛性兌付不斷被打破

4月21日,天威集團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本應兌付利息,但該公司最終違約。天威集團1995年改制為國有獨資企業,於2008年正式成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成員企業,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為國資委旗下的全資大型央企。

天威集團公告稱,由於公司2014年度發生巨額虧損,資產負債率急劇上升,融資能力喪失以致資金枯竭,雖經多方努力,仍未籌措到付息資金,因此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2015年應付利息8550萬元未能按期兌付。

這成為首個國有企業債券違約事件,加上此前已有ST湘鄂情等違約事件,近期多隻債券集中違約,以往債券市場固有的剛性兌付預期,接連被打破。

就在天威集團發布公告的前一天,備受關注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佳兆業也披露了自己的利息違約,成為首只在美國債券市場違約的中國房地產公司。

自去年10月份首次出現不良跡象以來,佳兆業集團六筆美元計價債券的市值已縮水12億美元,最終以20日的違約收場。涉周永康案遭調查、不完整的財務信息披露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等共同作用,導致這家10個月之前還有15億美元現金的公司沒落。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創20年來最慢之際,但中共政府仍需要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否則難以解決粗放式發展積累到現在的各種問題。中共政府的態度也表明,將允許更多的違約事件發生。標準普爾在去年6月份的報告中表示,中國企業截至2013年底負債14.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3.1萬億美元。

在經濟增長承壓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企業的盈利能力,開始出現問題,這加重了市場對企業債務違約的擔憂,而中國的銀行業會受到什麼樣的波及,尚難以估算。

比企業債違約更令人擔憂的是地方債

違約由私募向公募、由民企向國企蔓延的趨勢仍會繼續。包括銀行、機構分析師在內的專業人士,都認為不斷違約的事件會造成連鎖反應,使信用危機不斷爆發。聯想到規模更龐大的地方融資平臺債務時,市場的憂慮情緒不斷加重。

中金公司測算,2015年地方政府將有約2.9萬億元的債務要償還。財政部推進的1萬億元額度債務置換,只是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第一步。除了擴大債務置換量之外,短期內中共政府或採取包括對銀行貸款展期、處置地方國有資產、中央財政救助等措施。

北京方面顯然意識到了債務風險的嚴重性,在變相延長債務的存續時間,試圖用時間換取解決危機的空間,而大規模的債券置換,可能造成流動性緊張並推升市場利率水平。因此央行馬上強力「放水」,20日開始降准進行釋放流動性,近期或將向金融機構提供再貸款。

但被稱為「史上最強放水」的降准產生流動性的釋放是否會造就新的隱患,可能是現在就需要警惕的問題。無論是哪一種方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銀行很難完全從地方債危機中解脫出來。無論是此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還是置換後的債券,一旦融資的項目不見回報或者項目半路夭折,風險都會落到銀行頭上,銀行破產清算也就不遠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