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教授發現新方法 有望治療男性脫髮(圖)

據報導,南加大(USC)幹細胞研究所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鐘正明(Cheng-Ming Chuong)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在老鼠身上,透過特殊的方式與密度拔200根頭髮,可以誘匯出1200根替代性的毛髮生長。這項最新的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本月9日出版的《細胞Cell》科學期刊,被視為可望治療男性禿頭的新突破。


鐘正明也在南加大Keck醫學院病理系任教,他表示,這項研究是如何將基礎研究,導向有潛在轉化價值的研究示範,這項研究成果可將所發現潛在的新靶點,用來治療脫髮疾病的禿頭症。

發表這項研究文獻的第一作者是陳志強,這項研究開始於幾年前,陳志強在南加大擔任訪問學者期間完成。

本身為皮膚科醫生的陳志強,瞭解毛囊損傷可以影響它周圍的微環境。在此研究之前,鐘正明的實驗室也已發現,這種微環境的改變,反過來也可影響頭髮的再生。基於這些理論,他們推論可以借力使力,透過利用微環境來啟動更多的毛囊再生。

為驗證這個假設,陳志強運用一種聰明的策略,在老鼠的背部,使用不同方法,一根一根地拔200根毛髮。當使用一種低密度方式,從直徑超過6毫米的區域拔毛的時候,發現沒有任何毛髮的再生。然而,當使用高密度方式,從直徑為3到5毫米的區域中拔毛的時候,大概會有450到1300根毛髮再生了,包括在拔毛區域之外的一些毛髮。

研究團隊與爾灣加大(UC Irvine)教授Arthur D. Lander經由合作發現,這種再生過程依賴「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原則,即一個系統如何應對隻影響部分、而不是全體的刺激。在這種情況下,群體感應解釋毛囊系統的群體行為,是經由民主程序與組織內門坎來決定。

通過分子分析,這個研究團隊發現,這些毛囊拔除的信號,可以釋放炎症蛋白(Inflammatory Proteins),從而募集免疫細胞快速達到損傷部位。這些免疫細胞接著釋放信號分子(Signaling Molecules),例如,腫瘤壞死因數Alpha (TNF-α),當它達到一定濃度,可以與拔除和未拔除的毛囊溝通,發出「是時候該長頭髮了」的指令。鐘正明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相同的過程可能也存在於其他器官的生理或病理過程中,但其他現象可能不像頭髮再生一樣容易觀察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