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士們的詠窮詩

作者:夏吟  2015-04-04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古代文人多有貧士,窮困時連衣食也沒有著落,他們常用寫詩填詞自嘲窮境。元代著名文學家周德清家境貧寒,曾作詞云:

倚蓬窗無語嗟呀,七件兒全無,做什麼人家?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醬瓮兒恰才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茶也無多,醋也無多。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閬苑探花?

另有一位叫王德章的文士,才華橫溢,卻家貧如洗,窮困時口佔一絕云:

柴米油鹽醬醋茶,七般多在別人家。
寄語老妻休聒噪,後園踏雪看梅花。

貧窮之狀令人惻然,樂觀精神令人讚嘆。還有一位文士被罷官後,家居窮苦無聊,作《清江引》詞云:

夜半三更睡不著,惱得心焦躁。咯噔的一聲,盡力駭一跳,原來把一般脊樑筋窮斷了。
一個做官之人,被罷官後貧窮到如此程度,其為官清廉,可見一斑,窮得有志氣。

解縉是明永樂年間著名才子,官至翰林學士。可是在未做官之前,家境也不富裕。有一年,水災旱災交加,糧食匱乏,他家每天只能喝稀粥。有一天,他端起粥碗,頗為感慨,詠詩云:

水旱年來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
人言筷插東西倒,我道匙挑前後流。
捧出堂前風起浪,將來庭下月沉鉤。
早間不用青鏡照,眉目分明在裡頭。

又《戒庵老人漫筆》中有《煮粥詩》云:

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女兒熟商量。
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
有客只需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
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

原本就不富余,加上災年無收就更加雪上加霜。兩詩寫荒年食稀粥之苦,令人心寒,倒可激發人們節儉之心。

明代文士儲遇和鄧儒孝是好朋友,二人都有才華,詩也寫得好,但家境貧寒。鄧儒孝家中人口多,常缺米糧,他作詩自慰云:

有口無糧不用愁,有糧無口正堪憂。
真人解得其中意,煩惱坑中好出頭。

表現了安貧樂道的達觀態度和對家中人丁興旺的滿足。儲遇窮得更是叮噹響,冬天還穿破單褲,他作詩自嘲云:「西風吹雨聲索索,一雙大腿沒下落。朝來出榜在街頭,借與有褲人家著。」見詩者莫不大笑,他竟然要把自己的光腿借給有褲子的人家。貧寒之人,被生活所逼,其想像真夠離奇的了。
 

責任編輯: 鳴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