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畫壁 三位盛唐大詩人的傳奇故事(圖)
唐詩《涼州詞》意境。(網路圖片)
中國詩歌的發展到唐朝時達到巔峰,無論是音樂性或者是形式美都臻於完備;字數以及平仄的規定使得唐詩每一首都非常地精美,讀起來抑揚頓挫,具有聲律上的和諧。根據古籍記載唐詩是可以演唱的,只可惜卻沒有留傳下當時的詩譜。在盛唐時期,塞外遼闊的風光,英雄策馬的景象,拋頭顱、灑熱血,建功立業,是每個好男兒心中都有過的夢想。在這個時期也產生了許多傑出的邊塞詩人,王之渙、高適、岑參、王昌齡,都是其中佼佼者。他們的作品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共鳴,也被人們所廣為傳唱。
《集異記》裡便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開元年間的某一天,天上正下著小雪,王之渙和高適、王昌齡風塵樸樸地來到一家酒店,三個人在上面喝著小酒,忽然有梨園的十多個伶官登上樓來舉行宴會,三位詩人便避到了旁邊去,找個有火爐的角落,一邊烤火、一邊看熱鬧。
又過了一會兒,四位非常美麗的歌妓陸續上樓來了,酒席間樂聲響起,演唱的全是當時最流行的詩歌。三個詩人看得熱鬧,就私下打了個賭:「我們三人哪,各自都有名聲,總是分不清誰比較好些,現在我們就偷偷地觀察一下這些歌妓所演唱的詩歌,如果誰的詩被演唱的最多,那就是最傑出的詩人了!」
不久,一位歌妓打著節拍開始唱了,正是王昌齡的創作《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舉起手來在牆壁上畫了一痕,說:「哦,一首絕句了。」又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位歌妓唱起歌來,是高適的詩,高適也學王昌齡在牆壁上畫了一條線。第三位歌妓開口也唱起來了,竟然又是王昌齡的創作,王昌齡在牆壁上又畫了一條線。
這時王之渙有點不是滋味了,他想,自己成名已經那麼久了,怎麼可能輸給另外兩位詩人呢?於是他手指著歌妓當中最漂亮的那一位說:「剛才那幾個全都是三流的樂工呀,唱的也是一些下裡巴人的詞罷了,待會兒這位歌妓開始演唱時,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詩,我這一輩子都不敢跟你們相比了!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詩,你們就要在這裡跟我下拜,拜我為師呀!」於是三個人嘻嘻哈哈地開始等待。很快的,這位梳著雙鬟的美麗歌妓開始演唱了,唱的正是王之渙的作品。王之渙得意極了,笑著對另外兩位詩人說:「怎麼樣,鄉下人!我可不是吹牛的吧!」三人哈哈大笑。
歌妓們不知道旁邊的客人為什麼大笑,便跑來詢問;王昌齡便告訴他們打賭的事,樂工們才知道三位大詩人就在身旁呢!趕快請他們過來一塊兒喝酒。於是詩人和樂工們坐在一起共同歡歌暢飲,直喝了一整天才盡興而歸。
這就是「旗亭畫壁」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王之渙壓倒眾人的詩作就是《涼州詞》。《涼州詞》,原本題名為《出塞》,「涼州」是曲調名,表示它是按照涼州,也就是現在甘肅河西一帶地方樂調而歌唱的。
《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語譯]那滾滾奔流的黃河啊,遼遠得像與天上白雲連在一塊了,這守衛邊關的城池啊,在萬仞高山中獨自孤單地聳立著。你又何必用羌笛吹奏哀怨的《折楊柳》歌呢?春風根本就吹不到這遙遠的玉門關來,又怎會有楊柳可以折取呢?!
全詩描寫塞外苦寒景象,並表達了戍邊將士的艱辛與思鄉愁緒。整首詩就像一幅壯觀無比的圖畫,首句與天相接的視野描寫出了黃河的極度遼闊,接著荒煙孤城、萬仞高山,映襯出戍邊將士們生活的苦寒,離鄉在外深刻的寂寞。最後,詩人巧妙地使用楊柳與春風的雙關意,點出皇恩遙遠,歸鄉的無望。
玉門關,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也是國家最重要,離境最遙遠的一道防線,駐守於此的辛苦可想而知。詩中羌笛所怨恨的「楊柳」,其實指的是北朝樂府民歌《折楊柳》:「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折柳贈別是唐朝盛行的風俗。楊柳,是河岸旁常見的植物,古人遠行通常乘坐舟船,因此送別也往往就在江邊。楊柳的「柳」字與挽留的「留」字諧音,柳條纖長隨風而動,又像纖纖素手的招引挽留。折柳相贈,不只因它隨手可得,更代表了一份依依不舍的情意!雖然行人終究是挽留不住的,但無論他去到何方,舟停處,必然看見江畔同樣青青的垂柳,想起相送的故人。家鄉的美好,伊人的痴心,千絲萬縷的思念與愁緒,都與楊柳結合成了不可抹滅的記憶。
將士吹奏《折楊柳》曲,正暗示了思鄉的情緒,然而楊柳又怎可能在荒蕪的塞外生長呢?詩人於是乾脆借題發揮,責怪起了春風,春風不至,才使邊關草木不生呀。這春風,暗喻了朝廷的恩德。高居宮廷的帝王,在安逸的生活中也許早已遺忘這些拚死捍衛家園的士兵了呢,更不用提返鄉輪調的日期了!何須怨」三字,其實是說怨也沒用,詩人不以心酸涕淚作結,反而用豁達的語調表達了離情與諷喻。
相傳王之渙是一個有俠客氣質的詩人,喜歡擊劍悲歌。這首《涼州詞》描寫了戍邊將士的艱辛,卻一點兒也不消沉,反而視野高遠,慷慨悲壯,展現了盛唐時期寬闊宏大的胸懷。